第352章(2 / 4)
而在法国的外省,每年每人学食宿费不过二三百元。
这给了普通人家出身的青年一个到国外学习的希望。
这些中国青年说是留学生,其实相当于出国务工人员,只是法国政府会提供教育的机会。
但就算是这样,前往法国的留学生也分为官费和自费两种。
官费生费用全免,自费生由工商界捐款资助每人1元,自筹2元,共3元。
他们在邮轮上住在四等舱,每顿饭每人给一块面包、一瓢汤,有时给一点剩菜。
192年1月2日的《小马赛人报》这样报道。
“1多名中国人,他们年龄在15到25岁之间,身穿西式服装。头戴宽边帽、足蹬尖皮鞋,显得彬彬有礼和温文尔雅,静静地站在‘安德烈?勒蓬’号的甲板上。”
留法学生刚开始会进入中学学习法语,随后就是四处到工厂打工。找机会进入大学学习。
求学的条件非常艰苦,境遇十分悲惨,他们有的住进了巴黎的贫民窟或者就露宿街头。
“我们什么工作都做,架子放下了,面子撕破了。轻活、重活、临时杂工,碰上就干,为的就是挣一点吃的。”
这是勤工俭学的中国留学生在法国的真实遭遇。
林子轩在国内看到过这类报道,这才说出那句慰问的话来。
他来到巴黎普安特大街39号的华侨协社。
华侨协社是旅法华人的公共机关,成立于1919年月31日,其性质就如中国的会馆和商会,各种机关都汇集在这里。
↑返回顶部↑
这给了普通人家出身的青年一个到国外学习的希望。
这些中国青年说是留学生,其实相当于出国务工人员,只是法国政府会提供教育的机会。
但就算是这样,前往法国的留学生也分为官费和自费两种。
官费生费用全免,自费生由工商界捐款资助每人1元,自筹2元,共3元。
他们在邮轮上住在四等舱,每顿饭每人给一块面包、一瓢汤,有时给一点剩菜。
192年1月2日的《小马赛人报》这样报道。
“1多名中国人,他们年龄在15到25岁之间,身穿西式服装。头戴宽边帽、足蹬尖皮鞋,显得彬彬有礼和温文尔雅,静静地站在‘安德烈?勒蓬’号的甲板上。”
留法学生刚开始会进入中学学习法语,随后就是四处到工厂打工。找机会进入大学学习。
求学的条件非常艰苦,境遇十分悲惨,他们有的住进了巴黎的贫民窟或者就露宿街头。
“我们什么工作都做,架子放下了,面子撕破了。轻活、重活、临时杂工,碰上就干,为的就是挣一点吃的。”
这是勤工俭学的中国留学生在法国的真实遭遇。
林子轩在国内看到过这类报道,这才说出那句慰问的话来。
他来到巴黎普安特大街39号的华侨协社。
华侨协社是旅法华人的公共机关,成立于1919年月31日,其性质就如中国的会馆和商会,各种机关都汇集在这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