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2 / 4)
六月底,林子轩离开上海,前往美国,更是被针对他的人解读为出去避风头了。
于是,报纸上陆续出现了一些指桑骂槐的文章,批判林子轩的行为是对外国人的软弱和妥协,是投降派,是文人的耻辱。
这种不利的言论到林子轩在美国演讲中国梦的时候稍稍停顿了一下。
但随即就有人抨击林子轩只会空喊口号,没有实际行动,走的是妥协路线。
这些攻击林子轩身在美国,并不知情。
在上海的时候,他忙着趁书局被查封,没人打搅的时机印刷《高堡奇人》,对外界不怎么关注,随后来到美国,更是没办法了解了。
那些攻击他的人大多是以往论战的敌人,其中攻击最凶的正是郭沫偌。
这段时间郭沫偌在上海非常活跃,带着一批人写了不少文章,和各方论战。
正当他熬夜又写好一篇批判林子轩的文章时,却看到了刚刚出版的报纸。
上面是林子轩在英国的演讲,以及那首《我爱这土地》。
郭沫偌没想到,当他还在国内写着不知道有没有影响力的文章时,林子轩已经跑到敌人的老巢去发动攻击了。
不论这种攻击有没有作用,两人所站的高度就不一样。
国内媒体对于林子轩孤身一人在英国和英国政府据理力争的行为给予了一致的称赞。
认为林子轩不愧是世界级的文学家,利用自身在西方的影响力发出声音,为中国争取公正的待遇,表现了中国人的尊严。
至于那些攻击林子轩的人,这一巴掌狠狠的打在他们脸上。
↑返回顶部↑
于是,报纸上陆续出现了一些指桑骂槐的文章,批判林子轩的行为是对外国人的软弱和妥协,是投降派,是文人的耻辱。
这种不利的言论到林子轩在美国演讲中国梦的时候稍稍停顿了一下。
但随即就有人抨击林子轩只会空喊口号,没有实际行动,走的是妥协路线。
这些攻击林子轩身在美国,并不知情。
在上海的时候,他忙着趁书局被查封,没人打搅的时机印刷《高堡奇人》,对外界不怎么关注,随后来到美国,更是没办法了解了。
那些攻击他的人大多是以往论战的敌人,其中攻击最凶的正是郭沫偌。
这段时间郭沫偌在上海非常活跃,带着一批人写了不少文章,和各方论战。
正当他熬夜又写好一篇批判林子轩的文章时,却看到了刚刚出版的报纸。
上面是林子轩在英国的演讲,以及那首《我爱这土地》。
郭沫偌没想到,当他还在国内写着不知道有没有影响力的文章时,林子轩已经跑到敌人的老巢去发动攻击了。
不论这种攻击有没有作用,两人所站的高度就不一样。
国内媒体对于林子轩孤身一人在英国和英国政府据理力争的行为给予了一致的称赞。
认为林子轩不愧是世界级的文学家,利用自身在西方的影响力发出声音,为中国争取公正的待遇,表现了中国人的尊严。
至于那些攻击林子轩的人,这一巴掌狠狠的打在他们脸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