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3 / 3)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诗歌叫做《我爱这土地》,诗人艾轻于1938年11月17日创作。
诗作表达了对于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憎恨。
中国大地上正在经历着一场大变革,人民在奋起,民族在觉醒,黎明终将会到来。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展现了诗人决心生于土地、歌于土地、葬于土地,与土地生死相依、至死不渝的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这首诗歌正好表现了林子轩此时此刻的心情。
他在剑桥大学的演讲引起了英国媒体的注意。
在西方国家,有执政党就有在野党,还有较为激进的社会组织。
他们利用这件事指责执政党在远东地区的政策出现问题,控制不住局势才造成了英国侨民在中国的困境,政府应该承担重大的责任。
他们倒不是真的支持或者同情中国,而是一种政治手段,利用这件事攻击政敌。
林子轩的出现给了这些人借口,他的演讲被刊登在报纸上。包括那首诗歌。
英国的在野党认为这是一位远东诗人的心声,这位来自中国的文学家发出了一个民族的怒吼,我们国家的外交政策正面临着失败的危险。 ↑返回顶部↑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诗歌叫做《我爱这土地》,诗人艾轻于1938年11月17日创作。
诗作表达了对于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憎恨。
中国大地上正在经历着一场大变革,人民在奋起,民族在觉醒,黎明终将会到来。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展现了诗人决心生于土地、歌于土地、葬于土地,与土地生死相依、至死不渝的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这首诗歌正好表现了林子轩此时此刻的心情。
他在剑桥大学的演讲引起了英国媒体的注意。
在西方国家,有执政党就有在野党,还有较为激进的社会组织。
他们利用这件事指责执政党在远东地区的政策出现问题,控制不住局势才造成了英国侨民在中国的困境,政府应该承担重大的责任。
他们倒不是真的支持或者同情中国,而是一种政治手段,利用这件事攻击政敌。
林子轩的出现给了这些人借口,他的演讲被刊登在报纸上。包括那首诗歌。
英国的在野党认为这是一位远东诗人的心声,这位来自中国的文学家发出了一个民族的怒吼,我们国家的外交政策正面临着失败的危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