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谯县一战。堪称贾诩的神来之笔,书院众学子,听司马徽讲解完整个战斗过程,对如此精妙的排兵布阵,无不拍手激赞。

  马良、孟公威、庞统、蒯棋、石广元…就连新来就读的徐庶,也加入了议论。

  水镜山庄,虽是司马徽以私人名义开设的学院,却与坐落在阳翟的颍川书院迥然不同,这里,不仅教授文史经学、诗文辞赋、更传授礼仪邦交、文韬武略、就连统兵作战的布阵之法、连横阴阳的捭阖之术都有涉猎。虽然学子不多,可都是经各大世家名门举荐推举而来的,由荆襄几位德高望重的大家传授,司马徽、黄承彦、庞德公言传身教。堪称打造汉末精英才俊的摇篮,从这里走出去的,无一不身负惊人的本领,在任何一个诸侯那里,都能得到极大的器重。

  随着一阵嬉笑的爽朗笑声,堂外走来几个衣冠薄带的锦衣少年。徐庶回身一望,顿时眼前一亮,想不到他也来了,不知道他那位姐姐此行来了没有。

  一身儒雅飘逸的白袍,头戴雪白的纶巾,透亮的黑发梳理的整洁光亮,鬓角处微微探出几缕,随风飘浮,倍显洒脱,腰间一条璀璨闪耀的玉带,手拿一只碧绿的玉笛,虽年纪不大,站在这群人中间,那个十岁的少年,却是风流飘逸,鹤立鸡群。

  还有那双,走到哪里,都将别人目光深深吸引的如星辰般闪耀的双眸。

  徐庶知道,这是应邀前来的徐州望族才俊,而诸葛家,在徐州举足轻重,诸葛圭的几个子弟,虽然年幼,却都饱读史书,满腹才学,所以此行也都来了。

  他知道,那个十岁的少年,名叫诸葛亮,单凭名字,就让人心中豁亮,倍感亲切。

  探头探脑,徐庶一阵走神,寻觅几番,不由有些失望,那个清秀的姑娘难道没来吗?

  ………………

  安邑城中。

  通往城门口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往来商旅不绝,两旁旗幡招展,各色商贩门前生意兴隆,买卖的宾客络绎不绝,到处都是鼎沸吵杂的叫卖吆喝声,自董羿入驻河东以来,这个废旧甚至有些荒凉的重镇,终于又焕发了往日的容光,难得的热闹喧嚣了起来,百姓们的脸上,也难得的多出了灿烂的笑容,大伙相信,不用很久,这里就能再次变成昔日魏国大都的繁华景象。

  董羿减免了河东郡下所有百姓商贾三年的赋税,更增设各种作坊,扩建集市,惠待往来商旅,过往的商贩,无论是买卖药材,还是贩卖马匹,又或者运送皮革绸布,官府所征收的税钱,都少的可怜,加上不少惠民的政策颁布,不少外地流浪漂泊的难民纷纷涌入河东,让河东变得日益热闹起来。

  “行人闪开,闲人让道。”

  街市上忽然一阵激荡的铜锣声响起,紧跟着传来阵阵嘹亮的吆喝声,几个策马挥鞭的官军在头前开道,身后则跟着不少满载粮草物资的运输队,车队两旁,紧紧跟随不下上千名手持刀剑的军卒,行人神色顿时严肃了几分,纷纷乖乖闪退到两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