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和黄福政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黄福是主张扩张的政府,扩张殖民地扩张新的市场,这些都是拉动经济的主要手段,而保守派做的最多的就是提高国内市场购买力。

  从理论上来讲扩大内在消费是一件好事,国内的市场同样重要,但澳洲本土的购买力有限,人口就摆在那里。工业要继续扩大生产就必须不断的像外倾销,而且很大程度上还要继续扩张新的市场才能达到经济增长。

  黄福的确是做到了。只是用了半年时间就成功的让国内的企业连轴转动了起来,工人收入增加了。所带来的消费能力也同样在加大,对于当初保守担心的扩张太快会带来工业生产过剩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显现出来。

  除去必要的政府开支和军费开支,剩余的一部分黄福准备拿出了分批次兑现国民的承诺,医疗保险制度就是对国民承诺的福利之一。

  以前看病就医,市民必须自己买单,现在首都市民只需要拿着医保卡到医院就诊就可以直接划拨出属于医保一块的费用,这还是相当方便的。

  医保制度的推行对于首都市民来说是这个国庆最大的礼物,所以国庆节期间,市民们的热情程度比其他城市市民格外高,当然政府也像国内其他城市的市民做出了保证,医保制度是一项长期持续的政策会一直推行下去,并且让大家放心,分批推动是因为目前政府的财政不足,不足以在全国推行。

  当然也有其他城市建设较晚,移民的年限没有到制定年限有很大的关系,老百姓对于澳洲政府的公信力还是挺信任的,毕竟一直以来,澳洲政府提出的各项政策都是做到的。

  通过这一次首都市民优先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好处,很多市民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越是发达的城镇和后建设的城镇有着很大的区别,比如政府拟定明年推行的城市之中就有攀枝花和圣诞岛市区,而同样作为市区级别的堪培拉却是排在了计划之中。

  计划和推行是两个概念,推行都还有可能取消,就更别说计划了,计划是不一定实现的,所以市民惊讶的发现,做首都市民的好处原来这么多,这让很多移民到其他城市的移民后悔不已。

  如果以后按照这种制度实行的话,也就意味着政府所有推行的政策都会最先在首都和大城市实行,至于偏远小镇最后只能在最后享受到政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