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样一支武力超群的部队就在身边,也让其他人感觉到了压力巨大,原本只是担心后金的力量,现在还要随时防备垫付在身边的这么一支强大力量纯在。

  要说唯一不担心的可能也就实力最强的郑芝龙,广东与福建虽然靠的近,但在海上他可以袭击对方的码头,所以沈犹龙即使要扩张势力也不会首先打到自己头上来。

  两广新军成立的仪式自然是逃不过后金细探的眼睛的,他们将消息送了回去,多尔衮第一次感觉到,后金要想统一南方两广将会是最为棘手的一处,这里使用的火炮和火器最多,也是和澳洲人走的最为贴近的,在购买澳洲装备上靠着海直接就可以运来,所以多尔衮下令继续监视两广新军的动向。

  第496章 与澳洲人合作

  尝试到了澳洲火器厉害的后金贵族,深刻的认识到作战除了需要勇猛的士兵之外,武器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就拿攻城来说,几十门火炮往城下一放,就把大明守军将领吓得不行,要是直接开炮,还没两下,他们就直接开城门投降了,所以武器的重要性一直被多尔衮多次在军事会议上提到。

  后金的大神器加农炮还在制造中,多尔衮对这样的神器一直比较关心,他认为光是把这个炮摆出来就能把对方吓的立刻投降,所以让后金的营造坊工匠加班加点的研究澳洲人的火炮。

  据说不久前他们已经试射了一次,不过是一次失败的试射,不但炸死了几名试射的工匠,炮弹没有打出去直接在炮管里就爆了炸,当时要不是离的远,多尔衮恐怕也就要追随他的哥哥皇太极一起去了。

  所以试射新炮是一个危险活,多尔衮自打有了这个教训之后,防是试射仿造出的火炮,都会让汉人奴隶来做,工匠是个稀有货,必须保证他们的安全。

  从这点来看,多尔衮对工匠还是比较好的,和对读书人尊重是一样的,虽然有时候对他们凶了一点,但也知道工匠的作用。

  从广州发回来的消息,让多尔衮意识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沈犹龙组建新军高喊着驱除鞑虏复我大明,这样的口号就绝对表明了他不会投诚,甚至可以说这就是一个坚决的反对派,面对这种人往往的做法就是打败他,然后杀了他,让更多向他一样的人知道,不投诚就只有这个下场。

  当然后金与沈犹龙的正面冲突还没那么快。毕竟前面还有弘光政权需要对付,和两广正面冲突可能性太小,现在只能对他们进行关注。不过有一点是绝地可以提前做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