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的确如此,沈犹龙的确上奏了朝廷,不过他准备来一个先斩后奏,奏折上去了,基本上到皇帝手上估计没有半个月的时间是肯定到不了的,在等批复旨意下来没有个一年,那基本上就不解决不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在这一年里如果确实成效见长,也能给大明的改革提供一个方案。

  第447章 商会的构想

  沈犹龙也是一个不怕是的主,居然玩起了先斩后奏这样的把戏,不过这一点对于赵世杰他们来说是非常愿意看到的,之所以这么说,原因是因为两广作为未来支撑整个南明的基地,越早进入改革的步伐越好。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是有利于两广商业发展的,同时澳洲借贷出去的钱也能更快的回收回来,两广的税负多了,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澳洲商品也就可以越来越多销往这里。

  同时对于香港的发发展也是有一定好处的,借助两广的市场将香港本土生产的一些物品销售到全国各地。

  赵德负责了沈犹龙全权与两广有头有脸的商人进行谈判,其中大家最担心的一项被解决之后,也就等于心里的隐患减少了不少。

  没有隐患接下来要处理事情就是如何与士绅们进行如何分红,澳洲人那里有股份制,股东根据投钱的多少进行分红并且承担经验,这是一个很值得学习的方法。

  大家也一致比较赞成这种做法,股份制度的推广无形之中在两广中推开,为了便于管理,一些商人甚至直接去了香港注册公司和法人代表,这样在法律上就有额约束。

  其实这么做也是为了保证自己的财产不被侵吞,商人们都是精明的,自然懂得如何规避风险。

  谈妥了一些该了解的事项之后,商人们坐在一起难免要聊起一些生意场上的事情。或者遇到的问题。

  这个时候大家都会无偿的贡献出自己的经验来供对方思考。

  赵德突然灵机一动,听说澳洲本土各行业是有什么商会的,商会的成员由该行业内的经营者加入。这些人每次聚集在一起商量各种可解决的问题方法。

  “大家静一静各位同行,我有个提议不知道大家愿不愿听。”赵德制止了说话的众人,同时观察起大家的表情。

  “赵兄有什么提议尽管说,我们听着便是。”这是一个与赵德熟悉的人开口说的话,而其他大多数则是看着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