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1 / 2)
也许这是落魄失意的读书人第一次感觉到,学而优则仕这个五个字真正体现出来的意思。相比于大明考科举考的八股文,澳洲提供的教书育人评比能力如何的考评就要相对容易多。
只要自己做的好,就能进入仕途成为官员,面对这么轻松的条件,来自大明的读书人第一感觉,想要当官并不是那么难,甚至是那么容易。可是他们完全忽略了一个最重要问题,那就是自己所获的荣誉和评比,必定是竞争激烈,要想当好一名教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报告的出台除了提高这些教师们的积极性外,也让学生们感觉到了老师们的以往不同,以前放学或者下课老师是一点时间也不会拖延,现在是不拖延一半的休息时间都不下课,甚至更有丧心病狂的居然在放学后要求班上的学生留下给其补习,这种现象还不占少数,让学生们叫苦不已。
为了避免在学生们的厌学情节,于丽红不得不叫停这种补课,才让各所学校的学生从新回到了以前生活。
第222章 苦尽甘来
无论是足球运动还是教师福利待遇的提升,还有无处不在的小事都能体现出澳洲这个国家的与众不同,唯才是用,做到真正有才华的不埋没。
在这里只要你肯努力,一切都会发生改变,也许前半生你还只是个在地里刨食的农民,大字不识几个,到了澳洲,下一刻你可能就是国朝大官,享受那些听都没有听过的待遇。
这就是澳洲,澳洲所有的一切都与众不同,让每一个移民到这里的人都能真心的感觉到变化。从心底里赞扬澳洲国朝的好。
人民对政府的赞扬从心底的认可这是穿越众们最想要的,即使他们做的再多,如果得不到移民们的认可,甚至不理解,那么这个国家的未来是没有希望的。
所以政府从始至终就很注重对澳洲梦的宣传,除了在生活上给予移民的帮助之外还注重精神建设。其目的就是给所有移民心里一个希望,让他们看到只要肯努力改变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前有老根叔从政走上高位,后有自主创业走上发家致富道路各路移民,还有靠当兵吃粮报效祖国的。这些例子被报纸专门整理报道出来,几乎每隔两个月,就能在报纸的头版头条看到一个非常励志的传奇故事。
虽然这种报道有时候有些夸大奇谈,但这并不妨碍那些怀揣着澳洲梦的家伙把报纸里的那个人当成自己目标,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澳洲报纸中的那个人。
黄建国与众多怀揣着澳洲梦的人一样,曾经他也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够进入朝堂为官,可是后来被分配到学校教书时他有些失意,总认为自己这样学富五车才华横溢的人居然比不了老根叔这样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民简直是对读书人的侮辱。
可当他来到了攀枝花待过一段时间后,才真正体会到了这位草根政治家的智慧,能够在调任时让全镇的百姓十里相送,即使走了几个月美美还有人会拿自己与他对比,这就充分说明老根叔在这里是如何的深得人心。
别看老根叔没做什么,只是带领着全镇的居民解决了吃水问题,可是在攀枝花这样严重缺水的城镇,那就是大事,也许只要攀枝花存在一天,老根叔的名字就会永远被人记住。
↑返回顶部↑
只要自己做的好,就能进入仕途成为官员,面对这么轻松的条件,来自大明的读书人第一感觉,想要当官并不是那么难,甚至是那么容易。可是他们完全忽略了一个最重要问题,那就是自己所获的荣誉和评比,必定是竞争激烈,要想当好一名教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报告的出台除了提高这些教师们的积极性外,也让学生们感觉到了老师们的以往不同,以前放学或者下课老师是一点时间也不会拖延,现在是不拖延一半的休息时间都不下课,甚至更有丧心病狂的居然在放学后要求班上的学生留下给其补习,这种现象还不占少数,让学生们叫苦不已。
为了避免在学生们的厌学情节,于丽红不得不叫停这种补课,才让各所学校的学生从新回到了以前生活。
第222章 苦尽甘来
无论是足球运动还是教师福利待遇的提升,还有无处不在的小事都能体现出澳洲这个国家的与众不同,唯才是用,做到真正有才华的不埋没。
在这里只要你肯努力,一切都会发生改变,也许前半生你还只是个在地里刨食的农民,大字不识几个,到了澳洲,下一刻你可能就是国朝大官,享受那些听都没有听过的待遇。
这就是澳洲,澳洲所有的一切都与众不同,让每一个移民到这里的人都能真心的感觉到变化。从心底里赞扬澳洲国朝的好。
人民对政府的赞扬从心底的认可这是穿越众们最想要的,即使他们做的再多,如果得不到移民们的认可,甚至不理解,那么这个国家的未来是没有希望的。
所以政府从始至终就很注重对澳洲梦的宣传,除了在生活上给予移民的帮助之外还注重精神建设。其目的就是给所有移民心里一个希望,让他们看到只要肯努力改变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前有老根叔从政走上高位,后有自主创业走上发家致富道路各路移民,还有靠当兵吃粮报效祖国的。这些例子被报纸专门整理报道出来,几乎每隔两个月,就能在报纸的头版头条看到一个非常励志的传奇故事。
虽然这种报道有时候有些夸大奇谈,但这并不妨碍那些怀揣着澳洲梦的家伙把报纸里的那个人当成自己目标,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澳洲报纸中的那个人。
黄建国与众多怀揣着澳洲梦的人一样,曾经他也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够进入朝堂为官,可是后来被分配到学校教书时他有些失意,总认为自己这样学富五车才华横溢的人居然比不了老根叔这样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民简直是对读书人的侮辱。
可当他来到了攀枝花待过一段时间后,才真正体会到了这位草根政治家的智慧,能够在调任时让全镇的百姓十里相送,即使走了几个月美美还有人会拿自己与他对比,这就充分说明老根叔在这里是如何的深得人心。
别看老根叔没做什么,只是带领着全镇的居民解决了吃水问题,可是在攀枝花这样严重缺水的城镇,那就是大事,也许只要攀枝花存在一天,老根叔的名字就会永远被人记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