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崇祯既然已经决定此事就这么算了,但也知道在发放一道旨意给澳洲人,说什么念及同胞之情,就不追究其责任了,这十万两白银也就笑纳了。

  这就是天朝上国,即使是穷的叮当响了也要面子,对于这样的旨意澳洲自然不会去说什么,反而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证明澳洲在香港的合法权益,这可是比新安县签订的合约更具有约束性。

  明澳双方的一场危机顺利解决,也让部分澳洲货代理商松了一口气,现在既然朝廷已经同意也就可以继续大把的挣钱了,为了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些代理商开始三天两头的邀请驻广办的官员出席各种宴会。

  一时间广州城的各酒楼每天晚上都会有钱的客商们包场,弄的这些酒楼老板也是高兴不已。

  要说最高兴的还是郑家,郑家这次不但获得了精盐和糖的合作,还参与了布匹的生产,更是获得一批不菲的澳洲犀利军火,要知道以前这些军火就是花大价钱澳洲人都不愿意卖,这次要不是来自朝廷的压力恐怕也不会卖。

  当然这份结也让郑森郁闷不已,原本所有谈判都是自己,可是叔叔一到就完全变了样,自己被晾在一边不说,就连自己提的一些建议也没有被采纳,原本他打算像澳洲提议是否可以派出几个军官到澳洲去交流学习一段时间。

  可是刚提出就被叔叔给否决了,觉得这事不适合现在提出,一旦澳洲人觉得要求太多生气的话,首当其冲的就是郑家,郑家在海上拥有众多的舰船,保不准哪天就会受到攻击,根据巴达维亚送来的消息,澳洲人的两艘战舰已经在启程前往香港的路上,据说这舰船上的大炮和海蓝号所使用的一样,而且机动性能非常优越。

  在这种前提下也难免郑鸿逵会不敢在提出要求,谁知道澳洲老现在是不是使得缓兵之计,万一要是的话,那自己前面提的这些要求将来都会成为澳洲人攻打的借口。

  那场海战的状况可还是历历在目,他可不想在重演一遍,他可是比谁都清楚澳洲人的实力,绝不是像朝廷想的那么简单,若是要出兵攻打大明恐怕一点反抗之力都没有。

  做人就要讲究分寸,不能得寸进尺适当的获得了一些利益就要见好就收,要是不懂的进退最后吃亏的必然是自己。

  眼下侄子还提出去澳洲人军队内学习交流,这不是让人为难吗,人家怎么可能会同意。所以想都不用想,郑鸿逵就给否决了。

  不过这个要求若是直接向张天文提出获取能通过,根据当初培养的军阀计划,郑森是澳洲极为看中一个合适人选要不然当初也不会拿出步兵抄点等军事著作给他看。

  也不知道是不是郑森故意透露,还是郑鸿逵看他怎日郁闷,让张天文知道了他想去澳洲学习观摩的事情。

  为此张天文并没有马上表态,而是联系了国内,因为根据目前的法律外国人要进入澳洲还是很难的,所以他联系了之后,国内议会还有总统都很是重视,这个郑森可是一直很看好的人选,如果能来澳洲参观学习一段时间,对于将来澳洲在大明的实行的政策会起到不小的作用。

  经过商议决定,国内政府让张天文透露可以在一年后接受郑森的参观学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