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在双方你争我辩快要没有声音之时,广东一位六品小官的奏折却是从新让两方人马迅速的陷入到了新一轮的争辩中。

  根据这位六品小官奏折所言,新安县令将一座不大小岛私自租借给了澳洲用,而且澳洲人还在上面屯了兵。

  这事一上来可就大了,朝堂震动,一个小小的新安县令居然敢如此大胆,还有这澳洲番国驻兵于大明的领土上这又是何居心。

  于是有人就说了,这澳洲毕竟是前宋后裔,肯定是眼见大明正此内忧外患之时图谋故土。

  这个理由往深处一想似乎有那么回事,在天朝上国人的眼里,除了大明,所有以外的国家生活的地方都不是什么好地方,那些前宋人肯定在澳洲那生活不好,想要回了这屯兵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也许哪天就会开始攻城掠地了。

  崇祯虽然愤怒,但还不至于失去理智,责成锦衣卫都指挥使,派人前往广东新安县彻查此事,在做定夺。

  一时间那些倒澳派大臣们,各个像战斗公鸡一般,说话的声音也高了不少,意思看这次你们怎么解释,现在可不是收商税不收商税的问题了,而是通敌番邦的大问题。

  如果一切属实,肯定是有人闹到要搬家的,别说新安县令,恐怕两广总督沈犹龙都逃不了干系。真的追击下来,不说死一片,至少能流放一大批。

  倒澳派们乐此不疲的正在看笑话,而支澳派的官员此时一个个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想着解决办法。

  此时澳洲的情报部门自然也是收到了消息,急忙将大明朝堂的变动迅速的用电报发给了驻广办,让他们做好应对之策,以崇祯刚愎自用性格,肯定会不把澳洲人赶出香港不罢休。

  不过让情报部门感到庆幸的是,这次负责督查此事的是郑鸿逵,要解决此事离不开此人,所以顺道提醒了一把驻广办人员,能不能解决就靠他们了。

  第191章 老熟人

  明帝国锦衣卫来历,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特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

  从这些简短的接扫就能看出锦衣卫的权利有哪些,即使到了明末锦衣卫也随着大明朝一样在走下坡路,但几百年的特务机构和传承毕竟还是在的,皇帝下了命令,作为锦衣卫都指挥的郑鸿逵立马调集人马开始行动了起来。

  郑鸿逵坐着船一路南下,先是到了福建郑家,与大哥郑芝龙商量此事,毕竟郑家也是靠着澳洲海货的既得利益集团,如果澳洲人真的被赶走不准澳洲货在上岸的话,对于郑家来说也将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