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大明,像这么大孩子不也是帮地主老爷家们放牛,看羊啥的吗,总之只要能有一口吃的就行的吗,而且工厂提供的吃食的确不错。

  一听说要把这么大点的孩子塞进自己的工厂,不管是哪个负责人的头都摇得跟个拨浪鼓似的。

  不行,不行,虽然从成本上来说,的确是可以节省一笔开支,但这可是犯法的,虽然澳洲的现行法律还没做出对雇佣童工的相关处罚,可是保不准哪天哪个吃饱了没事干的家伙就会往执委会上递上这么一张告状书,某某企业负责人雇佣童工多少多少。

  总之甭管新移民们说啥,还是跪下,各企业负责人就是不答应,并且告诉他这是犯法的,雇佣童工重的话是可以判刑的,就是轻的也会被罚款警告,这样的责任自己可不敢当啊。

  心灰意冷的移民们,只好另谋出入,有些聪明就把主意打到了工厂提供的饭菜上,因为各工厂的饭菜几乎都是不限量供应的,吃饱为止,某些人就偷偷的多打了些饭菜装着,然后下班带回家给孩子吃。

  起初这种事让穿越众们还有点不可思议,最后还是想到问题的关键是,家庭人口的因素,人多的家庭,劳力少干出这种事来一点也不稀奇。

  后来此时一级一级上报吗,最后上报到执委会,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啊,人是拉来了,可是也要给人吃饭吧,总不能叫那些拖家带口的还过着和以前一样的生活吧,那这样和在大明还有什么区别。

  委员们经过一番商议,决定成立一个救助基金,只要是家庭人口多劳力少的家庭都可以申请到救助款,而且这个款项是属于无偿性质的,至于基金的流动资金一部分由政府补贴,一部分由企业捐献。

  基金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新移民家庭成功渡过难关,在到后来的学校的建立,为了让移民们自愿的把适龄学童送到学校进行教育,执委会让学校提供免费的中餐,只要是不愿回家吃饭的学生都可以在学校就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