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等金贵的东西,邹远不用想也知道哪儿来的,伸手接过只觉重于千金。

  陆清河给的定情信物,那姑娘在身上揣了没两天,就敢把东西当了。

  立春祭,拜神祭祖、除旧布新。灵霄口大桥在年底已顺利竣工,择在立春日筹神树碑,银铃和巴东还有元贺主持完了仪式,入了夜才赶至明宣楼。

  此时大堂里已是宾客满座,正堂上朝廷派来的监工太监端坐于首,巴东作为州官作陪在侧。下座皆是各地方有头有脸的商贾,纷纷交头接耳,佯装熟络的模样谈笑。

  银铃只是个农官,这等场面还不配上堂,早早的就避到了下头。换了身男装,躲在二楼厢房里查看情况。

  长京扮作邹记布庄二公子,座于角落中。邹远扮作小厮,立在身侧。时不时给他添茶,尽职尽力。

  一声脆响锣声敲过,堂上的太监就站了起来,诵读皇帝御旨。再歌颂一遍皇恩浩荡,体恤民生疾苦之类的场面话,正式的招贤会便开始。

  一轮一轮的竞标,比哪家布价低,样布好,财力雄厚,技艺精湛....此等信息虽各家皆有在官府备案,并经实地考察后,才得以进入今日的盛会。却还是免不了拿出吹嘘一波,引得堂上惊叹声音连连。

  布价一直被压到了六钱,一直默不做声的元贺才吩咐身边的管家高喊道:

  “元记每匹布可出至三钱,不问盈收,只为支持朝廷新政。样布呈上,请公公查看。”

  小厮立刻双手捧上样布,监工太监摸过后点头称赞,叫人拿下去让下座的各布商查看。好不好没人说话,只都不做声音。冷笑从角落传来,引得众人纷纷回头看去。

  “在下不才,敢问元老三钱的布匹,从棉农处收价几何?织工一匹工钱又是多少?您的样布柔软细致,市场之上造价不低于六钱。请问三钱银子是您自己掏腰包,还是向棉农索要,抑或是施加在织工身上的。圣上在乾州设置织造就是体恤民生之苦,为百姓增收。元老将布价压得如此之低,于意何为?”

  “哪儿来得无知小儿竟敢信口雌黄,我家老爷为朝廷解忧,还轮不到你小子来置喙!”

  管家跳起来指摘长京,元贺寻声望去,只觉全身血液骤然凝结,那张清瘦得脸似曾相识,却又觉陌生得紧。

  长京施了一礼,“晚生不敢,只是心有好奇,遂才询问。相信公公也心下有疑虑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