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 第49节(3 / 7)
萧时善不是爱钻牛角尖的人,可一钻进去了, 旁人说什么都是不管用的, 只能等她自个儿想通,或是寻到个毫无道理但又足够说服自己的理由。
对于卞家的遭遇,悲伤懊恼那都是真真切切的,说句大逆不道的话,便是她爹死了, 她也不见得有如今一半的在意。然而再怎么伤心难过,萧时善也没长久地沉浸在悲伤中,她恼恨自己恢复得如此之快, 更恼恨李澈颠倒黑白的本事,三言两语地大而化小, 愣是把她从犄角旮旯里拎了出来, 连伤心难过的工夫都不给她留。
不说自己赔出半条命去,才算对得起那份恩情,可转过头去就抛之脑后也实在令人齿冷, 或者说即使她想为姨父姨母和表哥赔上半条命, 他也不肯成全她难能可贵的孝心。
偏偏在这件事上她还没有跟他据理力争的底气。她的这份在意显得尤为不同寻常,任谁看来都会生出疑惑, 那卞家是什么了不得的要紧亲戚,值得她舍生忘死,真要追究起来,不知要扯多少乱麻。
无论是萧淑晴在玄都观嚷出来的那些话还是李澈言语间透出的意思,都让萧时善意识到他定然是知道什么的,她那时在气头上来不及细思,转过头来就更不会去戳那层薄冰。
谈不上心虚,但也确实没那么理直气壮,毕竟她当初没想过要嫁进卫国公府,也没想到自己当真能嫁成。倘若卞家人真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也就没那么多烦心事了,可显然并非如此。
李澈不去追问,萧时善也就得打起精神将养好身子,除非她不想当这个三少奶奶了。
常嬷嬷倒是欣喜她恢复得快,俨然把李澈当成了灵丹妙药,话音中满是欣慰,提起来就是姑爷长姑爷短,她这个姑娘都要靠边站了。
萧时善是压了又压,好悬没说出自己那是被他气的,便是哪日她真病入膏肓了,也得被气得回光返照。
这不连季夫人都看出她受气了,再听到后面那句话,萧时善心下略感惊讶,原来李澈也没那么招人待见,季夫人这话倒像是对他有几分意见似的。
她在心里颇为认同地暗自点头,面上却没有流露出分毫,瞧见炉上的铜铫子冒出热腾腾的白雾,萧时善很有眼力见儿地去倒水沏茶,她这手沏茶功夫传自季夫人之手,当初光是品茶就尝过不下二十种茶叶,主要是教她如何品茶鉴茶,沏茶手艺不过是顺带着点拨一下,毕竟不会沏茶没多少关系,多得是人伺候,但喝茶如牛饮可就要贻笑大方了,从呈芳堂走一趟,出来时头发丝都沾染着茶香。
学是学得辛苦,可用起来时实在顺手,萧时善轻挽衣袖,素手提壶,滚烫的沸水注入壶中,发出极悦耳的声音,沏茶须听声观色,注水不宜多也不宜少,少则酽多则寡,多或少的拿捏还要依茶汤色泽来定,这会儿是第三泡水,正是精华所在。冲茶的水是婢女从梅树上收集的雪水,若要用雪水沏茶,封在罐子里埋入地下的旧年雪水远不及现年的雪水,最好是刚刚从梅间采来的新雪,天然带有一股沁人心脾的梅香。
季夫人端起茶杯观了观茶色,又嗅了嗅茶香,这才轻啜了一口,总算没有白费工夫。
程姑姑见季夫人眉目舒展,便知这是满意的,不由得瞧了眼萧时善,太太对入口之物要求极高,此次来净慈庵还专门带着个沏茶丫头,适才三少奶奶去添水,她本要阻止,只是怕惊扰到三少奶奶,便没有骤然出声,不承想三少奶奶沏的茶竟能入太太的口,这倒是稀奇了。
“三少奶奶歇着吧,让丫头来就是了。”程姑姑笑着说了一句,转头又让婢女给萧时善多加块垫子,好让她坐着舒适些。
↑返回顶部↑
对于卞家的遭遇,悲伤懊恼那都是真真切切的,说句大逆不道的话,便是她爹死了, 她也不见得有如今一半的在意。然而再怎么伤心难过,萧时善也没长久地沉浸在悲伤中,她恼恨自己恢复得如此之快, 更恼恨李澈颠倒黑白的本事,三言两语地大而化小, 愣是把她从犄角旮旯里拎了出来, 连伤心难过的工夫都不给她留。
不说自己赔出半条命去,才算对得起那份恩情,可转过头去就抛之脑后也实在令人齿冷, 或者说即使她想为姨父姨母和表哥赔上半条命, 他也不肯成全她难能可贵的孝心。
偏偏在这件事上她还没有跟他据理力争的底气。她的这份在意显得尤为不同寻常,任谁看来都会生出疑惑, 那卞家是什么了不得的要紧亲戚,值得她舍生忘死,真要追究起来,不知要扯多少乱麻。
无论是萧淑晴在玄都观嚷出来的那些话还是李澈言语间透出的意思,都让萧时善意识到他定然是知道什么的,她那时在气头上来不及细思,转过头来就更不会去戳那层薄冰。
谈不上心虚,但也确实没那么理直气壮,毕竟她当初没想过要嫁进卫国公府,也没想到自己当真能嫁成。倘若卞家人真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也就没那么多烦心事了,可显然并非如此。
李澈不去追问,萧时善也就得打起精神将养好身子,除非她不想当这个三少奶奶了。
常嬷嬷倒是欣喜她恢复得快,俨然把李澈当成了灵丹妙药,话音中满是欣慰,提起来就是姑爷长姑爷短,她这个姑娘都要靠边站了。
萧时善是压了又压,好悬没说出自己那是被他气的,便是哪日她真病入膏肓了,也得被气得回光返照。
这不连季夫人都看出她受气了,再听到后面那句话,萧时善心下略感惊讶,原来李澈也没那么招人待见,季夫人这话倒像是对他有几分意见似的。
她在心里颇为认同地暗自点头,面上却没有流露出分毫,瞧见炉上的铜铫子冒出热腾腾的白雾,萧时善很有眼力见儿地去倒水沏茶,她这手沏茶功夫传自季夫人之手,当初光是品茶就尝过不下二十种茶叶,主要是教她如何品茶鉴茶,沏茶手艺不过是顺带着点拨一下,毕竟不会沏茶没多少关系,多得是人伺候,但喝茶如牛饮可就要贻笑大方了,从呈芳堂走一趟,出来时头发丝都沾染着茶香。
学是学得辛苦,可用起来时实在顺手,萧时善轻挽衣袖,素手提壶,滚烫的沸水注入壶中,发出极悦耳的声音,沏茶须听声观色,注水不宜多也不宜少,少则酽多则寡,多或少的拿捏还要依茶汤色泽来定,这会儿是第三泡水,正是精华所在。冲茶的水是婢女从梅树上收集的雪水,若要用雪水沏茶,封在罐子里埋入地下的旧年雪水远不及现年的雪水,最好是刚刚从梅间采来的新雪,天然带有一股沁人心脾的梅香。
季夫人端起茶杯观了观茶色,又嗅了嗅茶香,这才轻啜了一口,总算没有白费工夫。
程姑姑见季夫人眉目舒展,便知这是满意的,不由得瞧了眼萧时善,太太对入口之物要求极高,此次来净慈庵还专门带着个沏茶丫头,适才三少奶奶去添水,她本要阻止,只是怕惊扰到三少奶奶,便没有骤然出声,不承想三少奶奶沏的茶竟能入太太的口,这倒是稀奇了。
“三少奶奶歇着吧,让丫头来就是了。”程姑姑笑着说了一句,转头又让婢女给萧时善多加块垫子,好让她坐着舒适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