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阳安道:“什么,这是你事先安排好的?”东方朔道:“嗯,不好意思,让你和你的主人白忙了一场。”长剑一挥,割断了阳安的脖颈。

  他二人在车中密密交谈,声音甚低,外人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东方朔一剑杀死阳安,这才高声嚷道:“犯人死了。”

  李陵一直率众从旁护卫,听见叫声,忙命车夫停车,跃上车子,却见阳安歪倒一旁,双手反缚,颈中被划开一道大大的口子,不由一愣,问道:“先生为何要杀死他?”东方朔道:“他要逃走,我只好杀了他。”

  刚刚走出车子,公孙敬声已然赶到,一把夺过高帝斩白蛇剑,道:“太好了!太好了!”

  东方朔见这纨绔子弟无礼之极,便有意不说破假剑一事,令其多吃点苦头,他自己的车子被阳安的血污了,不愿意再坐,到后面上了夷安公主的车子,道:“咱们回去茂陵吧。”

  驰回茂陵,先来到太史令司马谈家,找到司马谈之子司马迁的侍妾随清娱,告知阳安已死的消息。随清娱当即盈盈下拜,道:“多谢先生为先父报仇雪恨。”

  东方朔多年的愧疚终于稍解,跟随清娱一起祭奠其父母灵位,这才告辞出来。走不多远,正遇上梅瓶追着幼女在陵邑中玩耍。那女孩子即是李敢的遗腹女李悦,手中举着一块玉佩,在前面奔跑,叫道:“妈妈,快来追我!”

  夷安公主一眼望见那玉佩,忙叫车夫停车,道:“师傅,那女孩子手中举的是皇祖母的玉佩么?你从义主傅遗体上得到,一直爱若至宝,何时又送给了梅姊姊?”东方朔从怀中取出一块玉佩,几与李悦手中的玉佩相同。

  刘解忧忙抢先跳下车子,拦住李悦,笑道:“我可是捉住小悦了。”李悦欢声叫道:“解忧姊姊。”刘解忧道:“给我看看那块玉佩,好么?”

  刘解忧时常与李陵一起骑马射箭,与李府上下熟络,李悦一直很喜欢她,闻言便递过玉佩来。

  东方朔走过来,将两块玉佩一比较,除了玉石本身天然纹理的差异外,外形、大小一模一样。

  梅瓶赶过来一看,也很是惊讶,问道:“东方先生怎么有一块同样的玉佩?”夷安公主道:“梅姊姊从哪里得来的这块玉佩?”梅瓶道:“太后临终前留给我的啊。这是太后最珍贵的东西,公主不也知道么?”

  她母亲金俗是王太后长女,遗失民间多年,后来终于因为韩嫣牵线而得以相认,从此荣华富贵等身。然而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金俗的儿子梅仲仗着是皇帝的外甥,横行不法,终被长安令义纵逮捕,依法处死。皇帝刘彻非但不加以干预,反而提拔了义纵做郡太守。金俗伤痛之余,亦感叹若是如从前一般沦落民间,虽粗茶淡饭,但不至于有中年丧子之痛。王太后因此事愈发愧疚,格外优待金俗母女,临终前将最心爱的家传玉佩留给了梅瓶。

  夷安公主道:“原来有两块玉佩。既然皇祖母的玉佩并没有失落,那么师傅手里的应该就是我从右北平郡带回来的那块玉佩了。”

  多年前,她在右北平郡巧遇客栈双尸案,男死者的腰间有一块玉佩,她当场认出是王太后之物。因为当时认定男死者是阳安,满以为是王太后将随身之物赐给了大乳母侯媪,侯媪又转送给儿子阳安。回到长安后,主傅义姁拿走玉佩,称要还给王太后,并要求夷安公主不再提起。因义姁曾是太后御医,在宫中侍奉多年,夷安公主也丝毫没有起疑。后来得知死者是平原郡商人随奢后,虽也疑虑过为何他身上会有太后之物,但宫廷多秘事,即使是夷安公主,也难以向太后打听追问。义姁死后,东方朔从她遗体上得到玉佩,这才知道义姁并没有将玉佩还给太后。义姁并非贪财之人,这么做一定有原因。不久王太后去世,东方朔见事已至此,张扬于事无补,遂就此作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