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就那么呆呆地站立在那里,不知道自己究竟站了多久,直到有士卒来禀道:“大将军派人急召将军到幕府问话。”

  李广转过头去,却见手下校尉和右将军赵食其都已经被士卒缴下兵刃,押在一旁。原来卫青听长史回报李广置之不理的态度后,更加愤怒,立即派长史带兵来捕捉李广及部属审问。

  李广走过去,昂然道:“校尉们没有罪,他们只是听命于老夫,是老夫自己迷失道路,我这就跟你们去大将军幕府受审对质。”

  他的白发在夕阳的余晖中随风飘荡,发出闪烁不止的金色光彩,映出苍凉的英雄气概。

  来到卫青幕府前,李广转身对右将军赵食其道:“我已经七十多岁了,用不着再上公堂受审。”不等赵食其回答,飞快地拔出刀来,横刀自刎。他的一生,都在渴望征战沙场、马革裹尸,就算要死,他也要死在这里。

  赵食其大惊失色,忙扶住李广,连声叫道:“来人!快来人!”

  卫青闻声奔出帐来,见李广横卧在血泊中,忙命人去叫军医。然而一切已经迟了,白发丹心,一代名将就此悲惨地陨落在大将军幕府前。

  卫青自己亦是手足冰凉了起来,他是个柔和的人,并没有太多自己的主见,虽然出击匈奴场场得胜,那不过是严格遵照皇帝的计划办事。他知道李广为什么自杀,为什么特意在大将军幕府前自杀,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抗议。他虽然自认并没有做错什么,但天下人从此都会认为是他逼死了飞将军,虽然他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但这罪名于道义上太过沉重,将他心头大获全胜的喜悦冲得干干净净。

  军中将士自发地聚拢在幕府,先是望着李广的尸首发呆,渐渐响起了轻轻的啜泣声,声音越来越大,终于有人失去控制,开始痛哭出声。

  全军垂涕恸哭的场面让卫青愈发不安,他恍然明白了过来:原来就算飞将军出击匈奴没有打过一场胜仗,却依旧是天下人心目中无可比拟的英雄。李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如何做到了这一点?

  李广死时,其子李敢正跟随骠骑将军霍去病在狼居胥山[3],享受胜利的喜悦。

  虽然这次出战大将军和骠骑将军地位相等,同任主帅,但皇帝刘彻仍然对二十一岁的霍去病显出偏爱之心,将所有汉军精锐都调到其麾下,好让他再立不世军功。霍去病所率领的部属均是千挑万选出来的精兵,带队的将领如校尉李敢、右北平太守路博德、北地都尉邢山、校尉仆多、徐自为等人,都是军中最杰出的猛将,雄心勃勃,英勇善战。而军校赵破奴、复陆支、伊即靬等人要么长期在匈奴生活,要么本身就是降汉的匈奴人,熟知地理,惯于在沙漠中行军。

  霍去病一部自代郡出塞,北上行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主力遭遇。汉军各将分头作战,各自斩将搴旗,获得大胜。霍去病本人率领的军队战果更是辉煌,擒住了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这次战役,总计斩掳匈奴兵约七万多名,匈奴左贤王部几乎全军覆灭。

  最终,大军在北海[4]之上胜利会师。霍去病下令在狼居胥山主峰上筑起高坛,举行了封礼,在姑衍山旁开辟广场,举行了禅礼。全军将士同时举起火炬,庆祝战功,祭告天地,祭奠烈士,犒劳全军。场面极为壮观。

  在这次著名的漠北大战中,卫青一军所到的赵信城,霍去病一军所到的狼居胥山和姑衍山,都在大沙漠北边。两路远征大军深入匈奴腹地,均获得了重大战果,取得了大汉抗击匈奴战争史上空前辉煌的胜利。匈奴受到致命打击,元气大伤,闻风丧胆。此后,匈奴长期游牧于漠北,无力南下,出现了“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的局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