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1 / 2)
[13] 相当于从今河南上蔡、江苏徐州到浙江、福建两省及江西北部的广大地域。
[14] 即《淮南子》中的《内篇》。
[15] 左官指诸侯王国的官吏。汉代以右为尊,舍天子而佐诸侯,故称为左官,含有政治上歧视的意思。
[16] 汉制,诸侯贡金以助祭宗庙称酎金。酎是一种优质酒,自四月至八月分三次追加原料反复酿成。汉文帝时规定,每年八月在京师长安祭高祖庙献酎饮酎时,诸侯王和列侯,要按封国人口数献黄金助祭,每千人贡金四两,余数超过五百人的也是四两,由少府验收。酎金之制即由此产生。诸侯献酎金时,皇帝亲临受金。如发现黄金的分量或成色不足,则要受罚,诸侯王削县,列侯免国。这种有关酎金的法令称为《酎金律》。
大汉公主(下)
第六章 众叛亲离
全军垂涕恸哭的场面让卫青愈发不安,他恍然明白了过来:原来就算飞将军出击匈奴没有打过一场胜仗,却依旧是天下人心目中无可比拟的英雄。李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如何做到了这一点?
元狩四年,大汉再次出击匈奴。皇帝刘彻对此战势在必得,因而倾尽国力——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同为主帅,各带领五万骑兵、四万随军运送行装之私人马匹和数十万步兵及转运者,分别从定襄[1]、代郡出发,共击匈奴单于于漠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漠北之战”。
郎中令李广亦多次请求随军出征,皇帝认为他已经年老,并不答应。李广却是非要上战场不可,甚至托堂弟李蔡说情。刘彻碍于丞相的情面,不得已准许李广出战,任命其为前将军,随大将军卫青出征。但临出发前,刘彻特意单独召见卫青,叮嘱道:“李广年老数奇,命蹇时乖,千万不要让他独当一面与单于对敌。”
卫青一军出塞后,前队哨探捕到了几名匈奴士卒,从他们口中得知伊稚斜单于正亲自带领精兵在沙漠北面布阵。卫青决定自己亲自带领精兵与伊稚斜单于交锋,命令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从东路侧翼出击,策应主力军队。东路道远,而且水草极少,不利于行军。李广请求道:“臣的职务是前将军,大将军却命令臣改从东路出兵,于情理不合。况且臣自少年时代就与匈奴作战,直到今天才得到一次能与单于对敌的机会,臣愿意做前锋,和单于决一死战。”
卫青因为皇帝之前的警告,始终不同意李广的请求。另外还有一个他说不出口的原因——他的亲信好友兼救命恩人公孙敖上次出击匈奴时丢掉了侯爵的身份,此次任中将军出征,他想让公孙敖跟自己一起与单于对敌立功,好重新恢复侯爵的身份,所以有意把前将军李广调开,排斥在主力之外。
李广心中也明白是怎么回事,坚决要求大将军收回调令。卫青不肯答应,命长史写文书发到李广军中幕府,催促李广快点出发。李广性格内向,经历多次挫折之后,人变得愈发愤世嫉俗,此时被卫青反复催促,心中恼怒异常,既不与大将军告辞,也不做充足的准备,就愤然起程离去。
卫青一军向北行军一千多里,穿过了瀚海大漠。之前卫青、霍去病几战获胜,均是以轻骑突击,靠夺取匈奴粮草补给军队,这次伊稚斜单于学乖了,在汉军降将赵信的指点下,预先将全部辎重运往北方,自己亲自指挥精兵在沙漠以北严阵以待。卫青发现敌军结阵后,立即就地扎营,营外用武刚车连接环绕,形成一道坚固的屏障,再发出五千精锐骑兵向敌阵冲锋。
伊稚斜单于立刻派出一万骑兵迎战,双方搏斗得异常激烈。沙漠多风沙,到黄昏时分,大风陡起,飞沙走石,人难以睁开双眼,两军即使面对面也不能辨别对方。卫青遂下令汉军全面出击,分左右两翼包抄,把伊稚斜单于包围了起来。
伊稚斜单于见汉兵大队加入战团,步步紧逼,很是惶恐,急率数百精壮的骑兵,一鼓作气冲出汉兵的包围,向西北逃逸。
↑返回顶部↑
[14] 即《淮南子》中的《内篇》。
[15] 左官指诸侯王国的官吏。汉代以右为尊,舍天子而佐诸侯,故称为左官,含有政治上歧视的意思。
[16] 汉制,诸侯贡金以助祭宗庙称酎金。酎是一种优质酒,自四月至八月分三次追加原料反复酿成。汉文帝时规定,每年八月在京师长安祭高祖庙献酎饮酎时,诸侯王和列侯,要按封国人口数献黄金助祭,每千人贡金四两,余数超过五百人的也是四两,由少府验收。酎金之制即由此产生。诸侯献酎金时,皇帝亲临受金。如发现黄金的分量或成色不足,则要受罚,诸侯王削县,列侯免国。这种有关酎金的法令称为《酎金律》。
大汉公主(下)
第六章 众叛亲离
全军垂涕恸哭的场面让卫青愈发不安,他恍然明白了过来:原来就算飞将军出击匈奴没有打过一场胜仗,却依旧是天下人心目中无可比拟的英雄。李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如何做到了这一点?
元狩四年,大汉再次出击匈奴。皇帝刘彻对此战势在必得,因而倾尽国力——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同为主帅,各带领五万骑兵、四万随军运送行装之私人马匹和数十万步兵及转运者,分别从定襄[1]、代郡出发,共击匈奴单于于漠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漠北之战”。
郎中令李广亦多次请求随军出征,皇帝认为他已经年老,并不答应。李广却是非要上战场不可,甚至托堂弟李蔡说情。刘彻碍于丞相的情面,不得已准许李广出战,任命其为前将军,随大将军卫青出征。但临出发前,刘彻特意单独召见卫青,叮嘱道:“李广年老数奇,命蹇时乖,千万不要让他独当一面与单于对敌。”
卫青一军出塞后,前队哨探捕到了几名匈奴士卒,从他们口中得知伊稚斜单于正亲自带领精兵在沙漠北面布阵。卫青决定自己亲自带领精兵与伊稚斜单于交锋,命令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从东路侧翼出击,策应主力军队。东路道远,而且水草极少,不利于行军。李广请求道:“臣的职务是前将军,大将军却命令臣改从东路出兵,于情理不合。况且臣自少年时代就与匈奴作战,直到今天才得到一次能与单于对敌的机会,臣愿意做前锋,和单于决一死战。”
卫青因为皇帝之前的警告,始终不同意李广的请求。另外还有一个他说不出口的原因——他的亲信好友兼救命恩人公孙敖上次出击匈奴时丢掉了侯爵的身份,此次任中将军出征,他想让公孙敖跟自己一起与单于对敌立功,好重新恢复侯爵的身份,所以有意把前将军李广调开,排斥在主力之外。
李广心中也明白是怎么回事,坚决要求大将军收回调令。卫青不肯答应,命长史写文书发到李广军中幕府,催促李广快点出发。李广性格内向,经历多次挫折之后,人变得愈发愤世嫉俗,此时被卫青反复催促,心中恼怒异常,既不与大将军告辞,也不做充足的准备,就愤然起程离去。
卫青一军向北行军一千多里,穿过了瀚海大漠。之前卫青、霍去病几战获胜,均是以轻骑突击,靠夺取匈奴粮草补给军队,这次伊稚斜单于学乖了,在汉军降将赵信的指点下,预先将全部辎重运往北方,自己亲自指挥精兵在沙漠以北严阵以待。卫青发现敌军结阵后,立即就地扎营,营外用武刚车连接环绕,形成一道坚固的屏障,再发出五千精锐骑兵向敌阵冲锋。
伊稚斜单于立刻派出一万骑兵迎战,双方搏斗得异常激烈。沙漠多风沙,到黄昏时分,大风陡起,飞沙走石,人难以睁开双眼,两军即使面对面也不能辨别对方。卫青遂下令汉军全面出击,分左右两翼包抄,把伊稚斜单于包围了起来。
伊稚斜单于见汉兵大队加入战团,步步紧逼,很是惶恐,急率数百精壮的骑兵,一鼓作气冲出汉兵的包围,向西北逃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