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2 / 2)
[13] 汉初高帝刘邦曾下诏书规定商人不得携带武器,不得乘车骑马,但经历文景之治后,由于商业发达,禁令有所松弛。
[14] 娘:少女之号。汉乐府中有大量诗篇提及“娘”,均指少女。又,秦汉美貌女子通称“姬”,少妇和老妇通称“媪”。
[15] 济南:王国名。汉文帝前元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改吕国为济南国,国都在今山东济南东。相: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郡太守。
[16] 汉朝军队主要由中央朝廷统辖的军队、郡县王国的地方军队和边防部队组成。其中,中央统辖军队包括京师诸军和战略要地(如右北平郡)的屯兵。京师诸军又分为三部分:中尉统御的京师卫戍部队,称北军,其部兵卒称中尉卒,选拔自京畿一带的良家子弟;卫尉指挥的皇宫卫队,称南军,其部兵卒称卫卒,兵源来自天下各郡国;郎中令统领的皇帝亲信侍卫部队,下属包括议郎、中郎、侍郎、郎中、谒者等,均是官宦、名家、贤良子弟。
[17] 河西是指今甘肃兰州(汉时名金城)以西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因位于黄河以西,故称河西。又因其为夹在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的狭长地带,又称河西走廊,南北之间最宽处不过一百公里,窄处仅数百米,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
[18] 南山:即祁连山(“祁连”意为天),因位于河西走廊南侧,故名。位于今青海东北部与甘肃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
[19] 大夏:西方称“巴克特利亚”,在今阿富汗北部。妫水:今中亚阿姆河。
[20] 王庭:匈奴单于驻地,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南越:秦朝将灭亡时,由南海郡尉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后建立,国都番禺(今广东广州),疆域大致包括今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福建、湖南、贵州、云南部分地区,以及越南的北部。
[21] 车师:国都交河城,遗址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龟兹(qiū cí):今新疆库车县一带。大宛(dà yuān):今哈萨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康居:今哈萨克斯坦东南。
[22] 身毒(yuán dú):西汉对古印度的叫法,东汉以后称天竺,均为音译。浮屠之教:佛教。金人:佛像。
[23] 莎车:国都在今新疆莎车。于阗:国都在今新疆和田。
[24] 河湟:今青海省和甘肃省境内的黄河和湟水流域。
[25] 汉弩按威力从低到高有十八个级别,最低一石,最高四十石,一石大体相当于今30公斤。一、二石弩是擘张弩(用臂拉开),三石以上是蹶张弩(用脚踏开),十石以上是腰张弩,二十石以上则是要靠绞车上弦的大型弩。三石到六石弩有效射程为120到200步(汉代六尺为一步),八石到十二石为300到400步。汉军装备以六石弩居多,也有十、十五、二十石以上的大黄弩。
[26] 汉代某些皇子、公主以母姓为号,如卫子夫长女称卫长公主,孙公主即代表其母姓孙。
[27] 釱(dì):套在罪犯脚脖子上的铁钳刑具,状如跟衣,足下重六斤。釱左趾是一种刑罚。 ↑返回顶部↑
[14] 娘:少女之号。汉乐府中有大量诗篇提及“娘”,均指少女。又,秦汉美貌女子通称“姬”,少妇和老妇通称“媪”。
[15] 济南:王国名。汉文帝前元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改吕国为济南国,国都在今山东济南东。相: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郡太守。
[16] 汉朝军队主要由中央朝廷统辖的军队、郡县王国的地方军队和边防部队组成。其中,中央统辖军队包括京师诸军和战略要地(如右北平郡)的屯兵。京师诸军又分为三部分:中尉统御的京师卫戍部队,称北军,其部兵卒称中尉卒,选拔自京畿一带的良家子弟;卫尉指挥的皇宫卫队,称南军,其部兵卒称卫卒,兵源来自天下各郡国;郎中令统领的皇帝亲信侍卫部队,下属包括议郎、中郎、侍郎、郎中、谒者等,均是官宦、名家、贤良子弟。
[17] 河西是指今甘肃兰州(汉时名金城)以西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因位于黄河以西,故称河西。又因其为夹在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的狭长地带,又称河西走廊,南北之间最宽处不过一百公里,窄处仅数百米,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
[18] 南山:即祁连山(“祁连”意为天),因位于河西走廊南侧,故名。位于今青海东北部与甘肃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
[19] 大夏:西方称“巴克特利亚”,在今阿富汗北部。妫水:今中亚阿姆河。
[20] 王庭:匈奴单于驻地,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南越:秦朝将灭亡时,由南海郡尉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后建立,国都番禺(今广东广州),疆域大致包括今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福建、湖南、贵州、云南部分地区,以及越南的北部。
[21] 车师:国都交河城,遗址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龟兹(qiū cí):今新疆库车县一带。大宛(dà yuān):今哈萨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康居:今哈萨克斯坦东南。
[22] 身毒(yuán dú):西汉对古印度的叫法,东汉以后称天竺,均为音译。浮屠之教:佛教。金人:佛像。
[23] 莎车:国都在今新疆莎车。于阗:国都在今新疆和田。
[24] 河湟:今青海省和甘肃省境内的黄河和湟水流域。
[25] 汉弩按威力从低到高有十八个级别,最低一石,最高四十石,一石大体相当于今30公斤。一、二石弩是擘张弩(用臂拉开),三石以上是蹶张弩(用脚踏开),十石以上是腰张弩,二十石以上则是要靠绞车上弦的大型弩。三石到六石弩有效射程为120到200步(汉代六尺为一步),八石到十二石为300到400步。汉军装备以六石弩居多,也有十、十五、二十石以上的大黄弩。
[26] 汉代某些皇子、公主以母姓为号,如卫子夫长女称卫长公主,孙公主即代表其母姓孙。
[27] 釱(dì):套在罪犯脚脖子上的铁钳刑具,状如跟衣,足下重六斤。釱左趾是一种刑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