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此,陆军作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以忍痛牺牲的条件, 诱使迁都重庆的中国讲和。”

  日本积极对华求和,是”最高战争指导会议”所通过的 议案。

  本来指导战争的最高机关名义上是”大本营、政府联席 会议”,实际上由大本营负责;而所谓大本营,不过军部利用 天皇的名义,作成决定,必要时可以奏请作”御前兵器”、 “御前研究”,由陆海军统帅,相互质询,得出一致的结论,由 天皇裁可——这也是一种形式,天皇是无法推翻军部事先协 调好的结果的,至多,有一些补充意见;或者在执行上提示 特须注意之点而已。

  由于”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的作用,只是军部将已 决定的战争指导原则,传达给内阁执行,所以小矶组阁之前, 即提出参加大本营会议的要求;军部虽断然拒绝,但亦了解, 以首相而不能参预军事决策,事实上是大有问题的。所以旧 事重提,在东条未兼任陆相及参谋总长以前,由于不便而提 出的改革意见,再度受到重视,这些意见中,最具体的是两 种,一是合并陆海军设立”国防部”,与民主国家的军事控制 组织相同;一是设立战争指导机关。前者改弦易辙,相当费 事;虽然具体,决非此时所能实施。

  因此,小矶提议创设”最高战争指导会议”的意见,很 快地获得军部的同意。但会议的办法,仍旧充满了”军权至 上”的意味,首先在”构成员”的顺序上为陆军的参谋总长, 海军的军令部总长,然后才是内阁总理大臣、外务大臣、陆 军大臣、海军大臣。下设”干事”三名,由代表内阁的书记 官长,及陆海军两省的军务局长组成。而在第一次会议中,参 谋总长梅津以”构成员”居首的地位,立即创下了两条规例: 第一是”构成员中有一人缺席,决定即属无效”;第二是,必 要时可下令干事出度会议。

  在第一条规例中,陆海军可以轻易地发动抵制;在第二 条中,实际上是必要时可排除内阁书记官长列席会议。而负 最高战争指导责任的6名”构成员”陆、海军,内阁各二。所 以只要陆海军取得一致意见,在会中即构成绝对多数。

  关于”对华诱和工作”,正式的议案名称,叫做”关于实 施中国政治工作事项”,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当然是条件。共 分8大项,要点是要求中国保持”善意的中立”,亦就是退出 协约国阵营;日本所愿给予的条件,除了”满洲国不得变更 现状”以外,其他都可以商量。

  为了进行诱和工作,特派陆军次官柴山兼四郎中将到南 京,将日本的决定通知陈公博;同时寻觅能与重庆直接联络 的适当人选。

  除此以外,小矶为了造成一种”推进政治工作”的气氛, 特派宇垣大将带同坂西利八郎中将到韩国、满洲、中国去作 “旅行”;目的也是示人以日本想跟中国讲和——坂西利八郎 一直是北洋政府的顾问;与”安福系”渊源更深,由他透过 李思浩、曹汝霖等人的关系,使得重庆能够彻底了解日本的 意向。

  至于柴山兼四郎要找能直接联络重庆的人,这个任务,仍 旧交了给今井武夫。他此时已是”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的 副参谋长;在暗中物色多时,终于找到了一个人,名叫缪斌。

  此人籍隶江苏无锡;家世比较奇特,是一个道士的儿子。 道士原有两种,一种是由王重阳,邱长春这个系统传下来的 “全真道士”,戒律甚严;一种叫做”火居道士”,”火”是不 断人间烟火之火;”居”是男女居室之居,一样娶平生子,像 张天师,便好算是火居道士。

  因此,缪斌有个外号叫”小道士”。他书念得不坏,是交 大出身,是陆定一同学,联俄容共时期,缪斌是国民党,陆 定一也是国民党;及至武汉分共、京沪清共以后,缪陆分道 扬镳,陆定一归入共产党,缪斌仍旧是国民党——他是民国 13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唯一的上海 学生代表;会后留在广州,参加北伐,出任何应饮的东路军 司令部政治部主任。

  到得民国18年,缪斌由军而政,当上了江苏省民政厅长, 由于鬻官卖缺,贿赂公行,为舆论所攻击,因而为中央撤职 查办。那时正是励精图治之时;官员因贪污落职,政治生命 就算完了。缪斌在南方无法立足,跑到北方去鬼混。

  及至芦沟桥事变爆发,平津沦陷,群魔乱舞;缪斌因为 与北洋政府并无渊源,无法挤进王克敏的”临时政府”,只弄 到一个日本人为驱策中国百姓而设立的”大民会”副会长。这 个机构的”浪人气息”颇为浓厚;军统认为以缪斌的性格,会 利用”大民会”搞出很多出卖国家利益的勾当来,决定加以 公开制裁。

  平时缪斌正迷恋于坤伶中学程艳秋最有成就的新艳秋, 排夕拜扬;军统人员即在戏园中下手,但因投鼠忌器,怕累 及无辜,得让缪斌逃脱一条性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