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由于胡乱抱大腿,江湖人称高从诲“人尽可夫”,并且送他一个外号“高赖子”。不过对于夹心饼干里面的馅来说,有什么比生存下来更重要呢?高从诲时常安慰自己:你看石敬瑭年年都跪拜比自己小11岁的爹,我可比他有气节多啦。没事的时候高从诲与部下喝酒、猜拳的时候都这么喊:

  “人在江湖漂(啊),早晚要挨刀(啊)。

  混得好不好(啊),大腿都抱牢(啊)。

  输了,喝酒!”

  混了二十年的高从诲死于后汉乾祐元年(948)十月,长子高保融袭位,不久郭威称帝,建立后周。高保融是一个很老实的人,不敢像长袖善舞的老爹那样朝秦暮楚,于是赶紧向郭威称臣,一心一意事周。等到柴荣成为周世宗,后周国力越发强大,横扫南北,已有一统中原之势;高保融早已从各个渠道得知赵匡胤率军打仗之时匹马既出、敌军万夫不当的英雄事迹,对后周更是点头哈腰,年年上贡。日后柴荣攻打淮南,高保融还帮忙出人出力;及至赵匡胤称帝,高保融更是到了一年三贡的地步,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提心吊胆啊。

  到了建隆元年(960)八月,高保融也不用再提心吊胆了,经过多年操劳,他也病死了。

  高保融死的时候,长子高继冲才17岁,由于担心儿子年幼,做馅很容易被人抓去吃掉,于是改由兄弟高保勗做荆南主,后被赵匡胤封为南平节度使。写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故事情节似曾相识,仔细一想,如果将这个故事加上高保融的妈和一个书记一个铁盒,那么荆南版的“金匮之盟”很可能就要先于北宋版诞生了。

  新上任的高保勗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高保勗是高从诲第十子,自小就深得父亲喜爱,据说高从诲每次发脾气的时候,只要保姆抱着小保勖站在他面前,高从诲就能立刻转怒为笑,所以荆南百姓给高保勗起了个外号“万事休”。这点和前文提到的蹈火而死的李筠有异曲同工之妙,李筠性格暴躁,但每当发怒要杀人的时候,只要他的母亲在屏风后面喊他一声,李筠就会很快消气,赦免将要被杀之人。本人对此非常不解,但是前述记载皆见诸正史,真实性不容置疑。

  深受父亲宠爱的高保勗虽然长大后身体不佳,体弱多病,却颇有治世之才,高保融治荆南时,能以弹丸之地存活20余年,也少不了高保勗很多功劳。

  但做了荆南一把手的高保勗突然性格大变,其后的所作所为非常令人不解,本人翻了不少资料,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此后的高保勗,那就是:

  高保勗是一个低俗的人。

  因为他有一个非常奇特的嗜好,那就是经常召集很多江陵的娼妓到官府,再挑选同样多强壮的士兵和她们淫乐,自己则和姬妾一同坐在屏风后面慢慢欣赏。

  据传高保勗还曾写过一首《江陵怀古》诗,其中有两句是“为人不识武藤兰,称帝江陵也枉然”。诗句传到北宋皇帝的耳中,赵匡胤听了连连摇头。

  除此之外,低俗的高保勗不但喜欢大兴土木营造亭台楼阁,而且几乎不问政事,具备成为一个昏君的各种要素。老臣孙光宪等屡屡劝谏,玩得兴起的高保勗哪里肯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