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如果范质再多活几百年,就会发现这有地方可站的宰相还是算好的,明洪武十三年(1380),诛杀了宰相胡惟庸后,明太祖朱元璋直接把宰相的职位废掉了;随后清朝虽未正式恢复相位,但也设置了大学士和总理大臣,略相当于宰相一职——然而自康熙八年(1669)康熙设计除掉鳌拜以后,这帮高级官员都只能跪着和皇帝议事了。

  宋朝建立至此,大功告成。后人读书至此,多会念叨赵匡胤辜负世宗厚爱,夺取后周江山;然而纵观宋祚300年,我泱泱中华,国富民强,纵恭帝如康熙在位60年,国运能昌盛如此?

  然而我们终须知道,显德七年正月初五,七岁的柴宗训孤儿寡母正式迁居,后周皇后、少主之显赫从此不再。319年后,赵匡胤的后代,时年9岁、由太皇太后谢氏垂帘听政的宋恭帝在即位不满2年时,孤儿寡母无力掌控的宋廷就投降了元朝,后人写诗慨叹:

  当日陈桥驿里时,欺他寡妇与孤儿。

  谁知三百余年后,寡妇孤儿亦被欺。

  历史的吊诡,三百年前谁能预知?

  第十二章 自焚者李筠

  改元后的宋朝大地春暖花开。

  春天的赵匡胤心情大好,很快就干了几件大事,先是登基不久就下令疏浚开封河道,所需费用由政府负担;再过几天又开科取士,第一次就录取杨砺等19人。

  二月十六日,年满33岁的赵匡胤大摆筵席庆祝生日,在此之前宰相已经上表,立当日为“长春节”,普天同庆。这一天,赵匡胤收到很多贺礼,包括众多大臣准备的生日礼物,还有南唐李璟、吴越王钱俶派来的使者。我怀疑赵匡胤甚至就在这几天派一个姓孙的修订好了《百家姓》——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过生日的送礼的,都在《百家姓》上名列前茅。无论如何,赵匡胤很高兴,李、钱二位也很高兴,而且他们一直还要高兴好多日子,因为距离宋军日后打将过去,还有很多年呢。

  三月二十三日(960年4月21日),宋太祖开始追封祖上,一口气封了四代皇帝,谥高祖赵朓为宋僖祖、曾祖赵珽为宋顺祖、祖父赵敬为宋翼祖、父亲赵弘殷为宋宣祖,并且为各位先皇的陵墓命名。接着诏令天下,凡有与御名、庙讳重名的,一律避讳改名。

  一切看起来都很好,赵匡胤也代表全国人民表示很希望看到春暖花开、安静祥和的日子无限地继续下去,然而大家很快发现不行了,因为四月,潞州昭义节度使李筠造反了。

  李筠曾经是一个给赵匡胤留下了很深印象的人。

  一切始于七年前的高平之战。

  那年也是在这么一个暖风习习的春天,那时的柴荣新登帝位,那时的刘崇来势汹汹,那时的李筠还很年轻,当然最重要的,是他那时候甚至还叫做李荣。李荣在邢州与刘崇打了后者南下途中的第一仗,结果是李荣很快落败,退回潞州继续干自己的昭义节度使,而刘崇觉得对手太菜,也不追赶,直接绕过潞州赶赴高平,被柴荣赵匡胤联手用太祖长拳和其他武艺打得骑着自在将军很不自在地逃回去太原了。一仗打完,赵匡胤记住了“李荣”这个名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