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2 / 2)
阿妹闻兄来,扔掉擀面杖。
小弟闻哥来,城门大开喜洋洋。
开他皇宫门,躺在龙椅上。
脱掉战时袍,换上黄袍装。
百官皆下拜,口里称吾皇。
出门看赵普,赵普也惊忙。
同行四五年,不知匡胤扮皇帝这么像!
哈哈,皆大欢喜。
史书上记载了两拨送信的人看到的收件人的不同反应。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听到儿子做了皇帝的消息,高兴得脸色通红,喊了一声:“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矣!”赵匡胤妹妹的表现倒是未见描写,但在我的理解里,应该是马上扔掉擀面杖,擦了擦脸上的油烟,拿水湿一下刘海——毕竟马上做公主了,不能马虎——从厨房里面出来,笑容灿烂,心想昨天那一棒子,打得真是值啊!
早朝未毕就收到兵变消息的大臣们,可就没人感叹“点检素有大志”了,众人马上变得如同大年初一惊闻联军进犯边境的消息一样慌了手脚,宰相范质紧紧抓住王溥的手,忍不住泪流满面:“仓卒遣将,吾辈之罪也”,松开时,王溥手臂抓痕明显,几乎出血。王溥无言以对。
相比于知识分子们的手忙脚乱,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在此时表现出了军人的镇静,他迅速作出了正确的判断,那就是——协助他把守京城的石守信、王审琦的军队已经靠不住了,别说指望他们抵挡赵匡胤,说不定此时已经杀奔皇宫来了。于是迅速回家,打算组织自己的家丁拼死抵抗。可是很遗憾,在回家的路上,他碰到了率小股部队先头闯入京城的王彦升。
需要说明的是,史书上对韩通的评价是“性刚而寡谋,言多忤物,肆威虐”,被人称为“韩瞠眼”。他有一个聪慧的儿子韩微,颇有智略,不过因为小时得病,身体虚弱而且驼背,人称“橐驼儿”。这个虽然驼背但是心明眼亮的年轻人老早就觉得赵匡胤胸怀异心,劝父亲加以提防,但寡谋的韩通认为一个30出头的年轻人能搅起什么风浪呢,置之不理。三天前的正月初一晚上,赵匡胤去韩家辞行,韩微再次劝父亲当机立断,斩杀赵匡胤,可是韩通仍然犹豫了一下,这次犹豫的直接后果就是他今天就碰到王彦升了。
王彦升二话不说,拍马就追,《续资治通鉴长编》里的描述是他“跃马逐之,至其第,第门不及掩,遂杀之,并其妻子”。被杀的儿子里面包括足智多谋的韩微,忠诚的韩通一家成了这次政变中唯一的流血牺牲品。 ↑返回顶部↑
小弟闻哥来,城门大开喜洋洋。
开他皇宫门,躺在龙椅上。
脱掉战时袍,换上黄袍装。
百官皆下拜,口里称吾皇。
出门看赵普,赵普也惊忙。
同行四五年,不知匡胤扮皇帝这么像!
哈哈,皆大欢喜。
史书上记载了两拨送信的人看到的收件人的不同反应。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听到儿子做了皇帝的消息,高兴得脸色通红,喊了一声:“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矣!”赵匡胤妹妹的表现倒是未见描写,但在我的理解里,应该是马上扔掉擀面杖,擦了擦脸上的油烟,拿水湿一下刘海——毕竟马上做公主了,不能马虎——从厨房里面出来,笑容灿烂,心想昨天那一棒子,打得真是值啊!
早朝未毕就收到兵变消息的大臣们,可就没人感叹“点检素有大志”了,众人马上变得如同大年初一惊闻联军进犯边境的消息一样慌了手脚,宰相范质紧紧抓住王溥的手,忍不住泪流满面:“仓卒遣将,吾辈之罪也”,松开时,王溥手臂抓痕明显,几乎出血。王溥无言以对。
相比于知识分子们的手忙脚乱,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在此时表现出了军人的镇静,他迅速作出了正确的判断,那就是——协助他把守京城的石守信、王审琦的军队已经靠不住了,别说指望他们抵挡赵匡胤,说不定此时已经杀奔皇宫来了。于是迅速回家,打算组织自己的家丁拼死抵抗。可是很遗憾,在回家的路上,他碰到了率小股部队先头闯入京城的王彦升。
需要说明的是,史书上对韩通的评价是“性刚而寡谋,言多忤物,肆威虐”,被人称为“韩瞠眼”。他有一个聪慧的儿子韩微,颇有智略,不过因为小时得病,身体虚弱而且驼背,人称“橐驼儿”。这个虽然驼背但是心明眼亮的年轻人老早就觉得赵匡胤胸怀异心,劝父亲加以提防,但寡谋的韩通认为一个30出头的年轻人能搅起什么风浪呢,置之不理。三天前的正月初一晚上,赵匡胤去韩家辞行,韩微再次劝父亲当机立断,斩杀赵匡胤,可是韩通仍然犹豫了一下,这次犹豫的直接后果就是他今天就碰到王彦升了。
王彦升二话不说,拍马就追,《续资治通鉴长编》里的描述是他“跃马逐之,至其第,第门不及掩,遂杀之,并其妻子”。被杀的儿子里面包括足智多谋的韩微,忠诚的韩通一家成了这次政变中唯一的流血牺牲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