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相互倾轧的皇子们却回回都下死手。

  于是在这年冬天,皇九子第二次轮值监国时,刺客从夹道两侧突袭他的坐骑,人马俱惊,一片打乱中他的头颅跌下马鞍,翻滚进人群中。

  伏霄自此彻底做了几位兄弟当中的老大,十分惶恐。

  惶恐之余还要安排人手彻查刺杀案,有嫌疑的人逐个摸排。其实伏霄非常怀疑贺文逸——但他当时不在京城,他舅母亡故,便去了西北天水郡吊唁,就连季叔玄也一并去了西北,来回之间路途太远,确实不足以支撑暗杀的精密筹划。

  案子调查将近七日,杀了无数人,幕后主谋似是终于承受不住压力,在家中上吊自尽。

  何其熟悉的场面。

  皇九子之死就像一个信号,京中顿时人心惶惶,老皇帝的身体在经历数次丧子打击之后,这一次终于是撑不住了,整个人肉眼可见地消瘦、老去。

  人命向来脆弱,时候到了任你本事再大也不能回转,帝王将相与平头百姓死后不过都是一抔灰,老皇帝此时恐怕明白了这个道理,不再与天争寿,将养着病体,抛却从前那些方术神药。一日之间,那些被捧到天上的方士地位跌至谷底。

  这日老皇帝忽然问身边内侍,他的皇陵修得如何了。

  皇陵早在五年前便开始大兴土木,自今秋后,更是紧锣密鼓地绘制壁画,不日便可竣工。

  但内侍闻言还是两股战战,说着吉利话哄老皇帝高兴。平时都舌灿莲花的,这会儿却已不奏效了,老皇帝只是出神望着宫殿外的天,倏而吩咐道:“去把朕的儿子们叫来。”

  这回进宫究竟是鸿门宴还是登云梯,没有人能预料。

  伏霄进宫前还在与禁军统领饮茶。他们在夏郡时便已结识,回京后提拔些许武将不过举手之劳,任用人才,伏霄不吝于此。

  那人听闻后,神色凝重:“近日京中线人来报,鲜有人至的宅院中,似有磨刀之声。我带人进去查看,却又一无所获。”

  伏霄还有闲心玩笑,“刀兵不详,磨刀的恐怕是不肯见人的鬼。我这就去求韦敦先生,画一道符送给军中兄弟捉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