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反观索克鲁,拼尽全力严防死守,还是让胡客逃出了紫禁城。慈禧得知此事后,怒批御捕门办事不力,大骂了索克鲁一通。索克鲁亲手导演了这场好戏,想不到最终却弄巧成拙,非但没能给慈禧留下好印象,反而显得御捕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在安排入宫行刺一事的同时,索克鲁也不忘致力于抓捕孙文。

  孙文常年漂居海外,是最有号召力的革命党人,是朝廷的头号逆犯,是慈禧的眼中钉肉中刺。为了除掉这个心腹大患,慈禧甚至密令张太监前往日本,收买日本浪人,就为暗杀孙文。

  所以,如果御捕门能够抓捕孙文,自然是头等大功,御捕门在朝中的地位,将不可同日而语。从此之后,谁还敢在慈禧的面前,提出裁撤御捕门之议?

  因为第一次派去的捕者栽了跟头,所以第二次行动为保万全,索克鲁决定请当年的天字号捕头金石开出山,并且密令潜伏在东京洪门据点的聂承贤做接应。索克鲁原本觉得万无一失,可他就算有一百个脑袋,也想不到胡客刚刚逃出紫禁城,便远渡重洋去了日本东京,还做了一回孙文的临时保镖。金石开在胡客这里碰了壁,于是知难而退。不过他没有回国,而是率捕者留守在东京,以等待更好的机会。

  但是接下来,就没有半点机会了。

  孙文在信中许以黑龙会更大的利益,头山满在看过宫崎滔天带来的这封信后,当即命黑龙会派出大批浪人,不但第二天就护送蔡元培、章太炎等人从锦辉馆去赤坂区的民宅楼,还命这些浪人日夜驻守在民宅楼的四周。往后的一个多月里,革命党人越聚越多,驻守民宅楼的黑龙会浪人也越来越多,非但金石开等御捕门捕者无机可趁,就连南北帮暗扎子和保皇党收买的那些日本浪人,也找不到任何机会下手,最终只能相继退去。

  在胡客离开东京一个多月后,在汉历的七月二十日,就在那幢头山满所提供的民宅楼的二楼,各革命团体、秘密会党齐聚一堂,召开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会。至此,各家革命团体和会党合成大团,一个全国性、统一性的革命政党宣告成立。消息传来,慈禧震怒,御捕门再一次给慈禧留下了办事不力的印象。

  屋漏偏逢连夜雨,偏偏在这时候,江南制造局火药厂爆炸,燃起一场大火,也将慈禧的最后一点耐心彻底燃尽。在得到索克鲁的禀奏,说追查到逃出紫禁城的刺客是刺客道的青者时,慈禧立即下了一道懿旨,命令御捕门年内必须剿灭刺客道,如若不然,御捕门即行裁撤,永不恢复,次捕以上官员,一律革职查办。

  慈禧向来说到做到,连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都要被废除,何况是只有一百年历史的御捕门?所以在索克鲁的面前,就只剩下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在年内彻底剿灭刺客道!这才是他明知御捕门实力不济,却必须要与刺客道一战的真正原因。

  但是要剿灭刺客道,谈何容易?

  所以索克鲁才亲自去总督府拜访袁世凯,希望袁世凯能想办法拨出几千新军,供御捕门调度。袁世凯与索克鲁共谋假行刺一事,算是相互落了把柄,而且入宫刺杀慈禧的刺客还未捉拿归案,这对袁世凯来说无异于是一颗定时炸弹,他当然也希望能及早剿灭刺客道,所以答应了索克鲁的请求。

  但即便慈禧真的准奏,同意调拨新军给御捕门调度,索克鲁的心中仍然没有多少把握。

  这些年清廷风雨飘摇,大量有识之士和才干之人,要么归隐田园寄情山水,要么加入革命党闹事,甚至不惜占山建寨落草为寇,也不肯进入所谓的清廷鹰犬机构御捕门。虽然休养生息了二十一年,但如今御捕门的人才还是太少,对付暗扎子尚可,想和刺客道掰手腕,还是太难,否则也不会被黑蚓、玄驹和傀儡三个青者,就闹得总领衙门上上下下不得安宁,十个方阵不分白天黑夜地巡逻,而沐人白、苦大鹏等御捕,也不会如此轻易就被毒门的青者种毒成功。

  索克鲁知道,唯一的道路已经摆在了眼前。但是这条路绝不可能平坦。索克鲁一眼望去,便能望见这条路上出没的野兽和密布的荆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