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南迁的民族之中最大的还是匈奴,这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民族。在之前的秦汉历史之中我曾经就讲过这个问题,战国时代、秦朝时代、汉朝时代都打击过匈奴。这个最强大的民族经过这三个时代的打击,慢慢的分裂成了两部分。北匈奴距离中央政府较远,后来向西迁移。南匈奴直接内迁了,而且力量越变越大,战斗力越来越足。从三国时期,曹操就采取措施将他们单独的管理。曹操采取的措施比较恰当,他将南匈奴分为五个部分:左、右、南、北、中。

  左部是一个中心,而且南匈奴里面有一个中心人物,名叫刘豹。他感觉在汉朝的时候,都实行和亲政策,所以匈奴应该是汉朝人的外甥,也就是说匈奴已经走向了汉化。刘豹的儿子刘渊从小接受汉文化的影响,名义上是匈奴人,实际上是汉人。

  刘渊是一个文武双全、能力出众的人,当时就不断地有人举荐刘渊到朝廷里面任职,但是司马家族和一些狭隘的官员却多次阻断了刘渊施展才华的道路,刘渊对朝廷心灰意冷了。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渊离开了京城,来到邺城负责监督匈奴五部的事宜,并成为匈奴五部公认的首领。

  然而司马氏家族却百般的限制刘渊,不准他离开邺城半步。但是不久一支少数民族(不是匈奴)前来骚扰邺城的治安,结果刘渊借口调集匈奴军队前来支援,出了邺城。就在出邺城之后,刘渊回到了离石,组织旗号,另立中央,定国号为“汉”,这一年是304年,也就是晋朝灭亡之前的第十二年,而且这个时候是一个契机,因为八王之乱还在打着。司马衷的叔公们、叔叔们、堂兄弟们全都掐起来了。

  刘渊建立了汉政权,表明他是汉朝的继承人,这一次灭亡晋朝,是为了收回220年所丢失的权力和国家。刘渊很有计谋,他对匈奴人称自己是单于,对汉族人称汉王(因为毕竟没有灭亡晋朝,所以不能称皇帝)。

  就这样,一个对立王朝建立在了晋朝的土地上面,十二年之后,晋王朝最终被灭亡。

  请看下一讲:永嘉变乱

  15.永嘉变乱

  更新时间2016-4-25 19:14:42 字数:1851

  当刘渊另立政权之后,他心中还存在有一种“义气”的成分,因为他毕竟也知道晋王朝的人也是中原的一分子,他虽然在二十天之内聚集了五万军队,但是如果按照忠义的道理来讲,这也说不过去啊。

  刘渊这样想着,旁边的谋士之中有一个人名叫刘宣,他说道:“汉人对待我们如奴隶一样,我们好不容易出来了,也就不要再回去,要造反就要造反的彻底,不如您直接称皇帝,这样的话更有号召力。”

  刘渊也知道这件事情必须要做到底,所以在称王四年以后,他称帝了。而且这个皇帝称的非常及时,他不仅帮助了自己,而且还帮助了司马越全身而退。刘元再撑地之后便出了许多自己原创的故事,这些故事无外乎杜撰一些先王的事迹,没什么可以说的。

  对于当时的晋朝,也有了一点回光返照的景象。司马炽有了自己的主见,慢慢的架空了司马越。而在司马越被架空的同时,一股恐惧感袭上了这位东海王的心头。所以他假借北方匈奴首领刘渊的僭越之事,出了朝廷。在311年由于害怕和担忧,一病不起,最终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刘渊起兵之后,首先活动在山西一带,打败了司马腾。后来有人建议总在一个地方用兵意义并不是很大,应该占领长安,把长安作为“汉朝”的都城。然后以皇帝的名义攻打洛阳,这样的话,必然可以全胜。

  刘渊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于是将汉政权的国都迁到了平阳。然后指挥军队出击,不过这一次还有一支来自河北的军队前来攻打洛阳,晋王朝马上就要陷落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