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 / 2)
司马炎看到石崇的力量,暗中出手帮助了舅舅一把,给了他一座两尺多的珊瑚,到了石崇的家里,被石崇用铁如意打碎。石崇从内室里面拿出了六七个三四尺高的珊瑚,王恺差点背过气去。
“天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的这句话是在发人深省,现在的国家何尝又不是1987年以后才兴起来的争名逐利么?国家最危险的就是这种争名逐利的思想,而这种思想促使着前面的晋朝走向了灭亡。
3.拜金之风:贪污受贿愈加严重
一次司马炎把刘毅叫过来,问他自己可以比作哪位历史上的君王。司马炎觉得刘毅会说他像汉高祖刘邦一样,或者再不济就像汉世祖刘秀一样,但是万万没想到刘毅把他比作桓灵二帝,司马炎有些发怒了,刘毅解释道:“您卖官鬻爵,做的难道不是桓灵二帝所办的事情么?卖官鬻爵的钱都归了您自己,而桓灵二帝却把钱交给了国家,所以您还不如他们两个昏君呢!”
司马炎当然也得找台阶下,所以他就说道:“我还是比他们强一点的,因为我有你这样的贤臣辅佐。”总算把自己的事情掩盖了一点。
司马炎的腐败,引起了一种更加不良的社会风气,在这种社会风气形成之后,司马炎也行将就木了。那么太子的问题又会如何处理,接连不断的事件,又会给这个新兴王朝带来什么呢?
请看下一讲:无奈的婚姻
11.无奈的婚事
更新时间2016-4-23 17:21:45 字数:1848
司马炎的腐化和奢侈导致了第四种社会风气的产生。这种社会风气就是清谈,也就是说人们一边捞钱,一边说着空话。清谈之风哲学家可以研究,但是当政者必然应该回避啊,可是晋朝这些官员还是以这种的思想来标榜自己,那真是不应该啊。
这之中的代表人物可以说组成了我们现在的一个流派,名叫“竹林七贤”,这些人大多是清谈派的人物,而这种人物应该说是比较信奉老庄之学的,而且关于老庄这个流派而言,他们又加入了一些玄学的成分。
虽然有的人认为是清谈之学让晋朝亡国,但是这只是一个方面,晋朝的灭亡有好多好多的原因,但是最致命的原因就是那些本来就有着不干净根子的人物加速的捞钱。大政方针的错误才是真正灭亡一个政权的必然因素。
司马炎在此时已经病入膏肓了,原因我觉得很简单,酒色财气都占全了,这个人也就不需要活在这个世界上了。在交代司马炎驾崩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他对儿子的教育问题上面。
司马炎的太子名叫司马衷,但是他不是司马炎的嫡长子,而是次子。司马炎的嫡长子司马轨在两岁的时候夭折了,这才便宜了这个弟弟。而司马衷这个人只能说是愚钝,他比他的曾孙司马德宗而言还算是比较正常的。
司马炎也知道这个儿子的愚钝,不知道他能不能承继大统,所以司马衷的地位不保。可是司马炎有一个比较不好的习惯,就是耳根子软。皇后杨艳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儿子司马衷被废掉,所以想方设法的去拉拢文人集团。
↑返回顶部↑
“天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的这句话是在发人深省,现在的国家何尝又不是1987年以后才兴起来的争名逐利么?国家最危险的就是这种争名逐利的思想,而这种思想促使着前面的晋朝走向了灭亡。
3.拜金之风:贪污受贿愈加严重
一次司马炎把刘毅叫过来,问他自己可以比作哪位历史上的君王。司马炎觉得刘毅会说他像汉高祖刘邦一样,或者再不济就像汉世祖刘秀一样,但是万万没想到刘毅把他比作桓灵二帝,司马炎有些发怒了,刘毅解释道:“您卖官鬻爵,做的难道不是桓灵二帝所办的事情么?卖官鬻爵的钱都归了您自己,而桓灵二帝却把钱交给了国家,所以您还不如他们两个昏君呢!”
司马炎当然也得找台阶下,所以他就说道:“我还是比他们强一点的,因为我有你这样的贤臣辅佐。”总算把自己的事情掩盖了一点。
司马炎的腐败,引起了一种更加不良的社会风气,在这种社会风气形成之后,司马炎也行将就木了。那么太子的问题又会如何处理,接连不断的事件,又会给这个新兴王朝带来什么呢?
请看下一讲:无奈的婚姻
11.无奈的婚事
更新时间2016-4-23 17:21:45 字数:1848
司马炎的腐化和奢侈导致了第四种社会风气的产生。这种社会风气就是清谈,也就是说人们一边捞钱,一边说着空话。清谈之风哲学家可以研究,但是当政者必然应该回避啊,可是晋朝这些官员还是以这种的思想来标榜自己,那真是不应该啊。
这之中的代表人物可以说组成了我们现在的一个流派,名叫“竹林七贤”,这些人大多是清谈派的人物,而这种人物应该说是比较信奉老庄之学的,而且关于老庄这个流派而言,他们又加入了一些玄学的成分。
虽然有的人认为是清谈之学让晋朝亡国,但是这只是一个方面,晋朝的灭亡有好多好多的原因,但是最致命的原因就是那些本来就有着不干净根子的人物加速的捞钱。大政方针的错误才是真正灭亡一个政权的必然因素。
司马炎在此时已经病入膏肓了,原因我觉得很简单,酒色财气都占全了,这个人也就不需要活在这个世界上了。在交代司马炎驾崩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他对儿子的教育问题上面。
司马炎的太子名叫司马衷,但是他不是司马炎的嫡长子,而是次子。司马炎的嫡长子司马轨在两岁的时候夭折了,这才便宜了这个弟弟。而司马衷这个人只能说是愚钝,他比他的曾孙司马德宗而言还算是比较正常的。
司马炎也知道这个儿子的愚钝,不知道他能不能承继大统,所以司马衷的地位不保。可是司马炎有一个比较不好的习惯,就是耳根子软。皇后杨艳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儿子司马衷被废掉,所以想方设法的去拉拢文人集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