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2 / 2)
司马懿通过王凌也得到了一个警告,自己都七十三岁的人了,是应该歇一歇了,所以他到了最后越来越体弱,并经常的做噩梦,最终在251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司马懿的一生做了两件轰轰烈烈的大事情:1.逼死了诸葛亮;2.独揽大权。司马懿死后,大权逐步交给了自己的长子司马师,而司马师就是后来被司马炎追封为“世宗”的人。
司马师这个人具有很强的政治能力和治国谋略,但是他唯一的缺点就是高压手段。执政三年后,朝中大臣觉得司马师的手段太过刚硬,所以掀起了一场反对司马师的运动,而这场运动我们曾经在《汉末曹魏》一书中讲到过。
这里我要重提这件事的原因是和几年前的“王凌案件”相比较,其实这个行动发生的更加不是时候,我们可以这样说,249年是司马家在形式上面建立了一个“政权”,而且这个形式上的政权到了三十八年之后(也就是287年)完全的萎靡不振,再也救不回来了。
可是这群大臣竟然做得如此的彻底,矛头直指正在蓬勃发展的司马家族,指定是没有好果子吃的,所以这下形势急转直下,而且因为这件事背后竟然有皇帝参与,这是司马家族所不能容忍的,更加上这时候执政的司马师是一位暴脾气的人物。
所以司马师将皇帝废黜掉,改立了一位更加幼小的皇帝,这就是后来被成济挑死的那位高贵乡公曹髦。
说起这曹髦,在司马师的统治下面可以说是小心谨慎,而且这位皇帝也看得出来司马师这样的性格是活不长久的,他现在是要蛰伏待机,所以对司马师的话言听计从,只待那最后的一击。
最后的那一次打击是由毌丘俭和文钦发起来的,文钦和儿子文鸯一起对付司马师,司马师此时得了重病,而这个重病确实很急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他亲自坐车出战,这一仗是他最后的一战。
文钦和司马师先对峙的同时,司马师派邓艾率领一万人马悄悄潜入乐嘉城内,尾随着邓艾的军队到达乐嘉城,只给原来的城池留了一万多人的疑兵抵挡文钦,文钦看到只有一万多人的城池,下令攻击。
文钦的儿子文鸯年仅十八岁,但是绝对是无敌之人,他在司马师的军营前叫喊,司马师因为震动导致眼球迸出了眼眶,他只好咬着被子止痛。文鸯虽然勇猛,但是寡不敌众,最终败退。
毌丘俭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早就弃军而逃了。主帅一逃了之,文钦文鸯两个人也准备逃往吴国,就这样这支乌合之众的叛军就此灰飞烟灭。毌丘俭没有目的的逃走,跑到了慎县,被张属砍掉了脑袋,司马昭一看是毌丘俭,立刻将张属封为侯。 ↑返回顶部↑
司马懿的一生做了两件轰轰烈烈的大事情:1.逼死了诸葛亮;2.独揽大权。司马懿死后,大权逐步交给了自己的长子司马师,而司马师就是后来被司马炎追封为“世宗”的人。
司马师这个人具有很强的政治能力和治国谋略,但是他唯一的缺点就是高压手段。执政三年后,朝中大臣觉得司马师的手段太过刚硬,所以掀起了一场反对司马师的运动,而这场运动我们曾经在《汉末曹魏》一书中讲到过。
这里我要重提这件事的原因是和几年前的“王凌案件”相比较,其实这个行动发生的更加不是时候,我们可以这样说,249年是司马家在形式上面建立了一个“政权”,而且这个形式上的政权到了三十八年之后(也就是287年)完全的萎靡不振,再也救不回来了。
可是这群大臣竟然做得如此的彻底,矛头直指正在蓬勃发展的司马家族,指定是没有好果子吃的,所以这下形势急转直下,而且因为这件事背后竟然有皇帝参与,这是司马家族所不能容忍的,更加上这时候执政的司马师是一位暴脾气的人物。
所以司马师将皇帝废黜掉,改立了一位更加幼小的皇帝,这就是后来被成济挑死的那位高贵乡公曹髦。
说起这曹髦,在司马师的统治下面可以说是小心谨慎,而且这位皇帝也看得出来司马师这样的性格是活不长久的,他现在是要蛰伏待机,所以对司马师的话言听计从,只待那最后的一击。
最后的那一次打击是由毌丘俭和文钦发起来的,文钦和儿子文鸯一起对付司马师,司马师此时得了重病,而这个重病确实很急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他亲自坐车出战,这一仗是他最后的一战。
文钦和司马师先对峙的同时,司马师派邓艾率领一万人马悄悄潜入乐嘉城内,尾随着邓艾的军队到达乐嘉城,只给原来的城池留了一万多人的疑兵抵挡文钦,文钦看到只有一万多人的城池,下令攻击。
文钦的儿子文鸯年仅十八岁,但是绝对是无敌之人,他在司马师的军营前叫喊,司马师因为震动导致眼球迸出了眼眶,他只好咬着被子止痛。文鸯虽然勇猛,但是寡不敌众,最终败退。
毌丘俭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早就弃军而逃了。主帅一逃了之,文钦文鸯两个人也准备逃往吴国,就这样这支乌合之众的叛军就此灰飞烟灭。毌丘俭没有目的的逃走,跑到了慎县,被张属砍掉了脑袋,司马昭一看是毌丘俭,立刻将张属封为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