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打李承乾出事之后,长孙无忌便以养病为由直接躲到了南山别院里,据说现如今还在参禅悟道,如今还升炉炼丹。

  堂堂国舅,当朝司空,竟然搞起了这些事情,长孙无忌是真的醉心黄老之学?李泰倒觉得长孙无忌是想避开一些人,其中就包括自己。

  老奸巨猾!

  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很危险的讯号,让李泰很是不安,所以他只得召集起一部分水平有限的智囊。

  魏王府里从来不缺人才,前几年编撰《括地志》,王府里设有文学馆,聚集了不少人才。以往因为太子在位,作为亲王的李泰只敢公开编书,搞些文坛盛事,却不敢明目张胆地搞神马阴谋诡计。

  现在东宫空悬,便少了很多顾忌,李泰便从中挑选了一些人,在刘轩的带领下成为自己的智囊团。虽然都比不上杜楚客,但有道是三个臭皮匠能抵一个诸葛亮,好歹也能有些效用。

  智囊团首先得一个任务便是揣度皇帝陛下的心思,为什么皇帝陛下没有立即应允魏王殿下的请立太子的请求?并且提出了应对之策。

  还别说,臭皮匠们认分析了许久,还真得出了一个结论。他们认为是李承乾和李佑的两场谋反刺激到了皇帝陛下,让他对手足相残之事甚为介意。当然了,这也可能与皇帝陛下担心玄武门之变的悲剧重演有关系。

  这番结论一下子点醒了李泰,似乎确实是这个道理,父皇是有顾虑,顾虑自己将来不能够善待兄弟!

  第四〇八章 杀子求储

  症结找到了,给出合适的对策又成为新的难题。

  李二陛下顾虑的是皇子们兄弟失和,上演手足相残的悲剧,这完全不是杞人忧天。

  自古以来,因为皇位上演的手足相残,甚至父子相杀的例子实在太多。何况本朝李二陛下也开了个坏头,玄武门之变已经是个典范。

  就像李承乾说的,是父皇你在玄武门上弄出了什么以幼代长,武力血腥夺位的先例,儿臣效仿何错之有?

  这话说的也没错,李承乾可以以此为先例,其他皇子也完全能以此为借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