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恪点点头,旋即问道:“谢长史何必如此为本王费心?”

  “殿下切莫客气,在长安时,殿下曾多次相助,臣欠殿下不止一个人情。今日好歹让臣略紧心意嘛!”

  谢逸轻轻一笑,这正是他的目的所在,一直以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谢逸欠了李恪不少的人情。一直苦于没机会报答,这次好不容易遇到这样的机会,岂能不抓紧机会?累积到最后万一报答不了,或者是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那可就麻烦了。

  谢逸更不想这些人情在将来的某一日成为自己的负担,所以有机会还是早早还上的好。在李恪到来之前,谢逸便笃定一点。吴王殿下不会无视权万纪被杀一事,一定会耿耿于怀。

  所以趁此机会让李恪留下来,给他点便利和帮助让他为权万纪报仇,了却一桩心愿。如此也算是还上一个人情,当然了李恪给谢家帮忙的次数比较多,而且帮的都是大忙,所以这点子小事情算不得什么,人情仍旧还欠着,但已经没有那么多了……

  李恪留下来自然是有好处的,除了能在军事上提供顾问咨询之外,还能够帮助谢逸对付那些魑魅魍魉。

  说实话,谢逸现在真的有点手忙脚乱,没有足够的精力同时操心那么多事情,如果这时候能多个精明的帮手,那自然是最好不过。

  李恪或许也明白谢逸的想法,但他并不在乎,一来是确确实实想要为权万纪报仇;二来,或许李恪暂时没有把人情世故和关系看得那么重吧!

  就这样,吴王殿下留了下来,官军和叛军就在东平郡激烈交战,战斗算得上激烈,死伤也比较惨重。

  但有一点,叛军始终没有能够突破东平郡,仍旧在齐州、莱州范围内转圈,势力范围并未有效的扩大。

  这种情况一出现,叛军内部不禁有些慌了,战场之上一旦长时间不能取胜,士气必然低沉。叛乱尤其如此,叛乱通常是违背律法的,一旦被抓回来往往要是加以刑罚,万劫不复,所以必须要狠下心来一条道走黑。

  一旦心志不够坚定,或者不能够一鼓作气,后果往往就不堪设想了。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齐王李佑高声呼喊的是进入咸阳,美女美酒赏赐,但实际情况是大军小小的东平县都不能攻克,何谈入长安?

  一次两次也就罢了,偶尔也就罢了,但这种情况延续的时间稍长,一切就不一样了。叛军在东平郡止步不前,根本没有对策改变眼前现状,而朝廷那边则调动了不少大军前来围追堵截,时间稍微长点被围困在小小的齐州,毫无疑问会死的很惨。

  这是必然会出现的情况,叛乱最怕的就是不能在短时间的内快速扩散,席卷较大的地域,吸收更多的兵力参加。

  但现在显然任何一个条件都没有达到,毕竟这个叛乱的时机实在算不上好,风调雨顺的年景,大唐这十几年来轻徭薄赋,百姓的生活相对安定,能有好日子过,谁会莫名其妙跟着你叛乱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