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2 / 3)
谢逸就是这样的人,而且能耐和作为都不可估量,如果将来他要还给吴王李恪这个人情,只怕回报不小啊!
不经意间,某些人又有些羡慕李恪,运气那么好被派驻在宋州,又刚好赶上了齐州叛乱,还遇上谢逸人在那里,真是好运气啊!
众人心中暗自感慨的同时。李世民补充道:“只有谢逸和李恪恐怕不行……”
这话说的也没错,平定叛乱这样的大事却只派了两个“无名小卒”,却没有一个柱国大将,或者说名宿老将出马,难免让人有些不信服,甚至无法服众,尤其是不能压制或者警醒那些暗中蠢蠢欲动之人。
李世民沉吟片刻,沉声道:“下旨给李绩,让他统领河东各州兵马。随时做好出击准备,在后面策应谢逸。”
“是!”宰相和大臣们自然是遵命行事的,心中越发感慨李恪和谢逸的运气好了,李绩亲自出马。哪怕只是在后面策应,其威慑也很大,只怕是叛军听说之后直接会闻风丧当。有这样强大的后盾,谢逸和李恪还有什么怕的?必然是自信心满满。战无不胜,一往无前啊!
除此之外,李世民还命岑文本发挥专长。写一篇讨伐李佑的檄文,公开向天下昭示李佑的罪过,并标明皇家平叛的决心。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一众大臣们走出承庆殿的时候,心中满是感慨,同时也意识到一个问题。今天在承庆殿等了那么久,似乎没有什么必要啊。
除了汇报了一些情况,好像压根没有商量什么,全都是皇帝陛下乾纲独断。皇帝耽搁了一段时间没有及时前来承庆殿,究竟去做了些什么他们不知道,也许是思考对策吧!
诸位大臣们走出承庆殿的时候,恰好遇到老宦官匆匆忙忙而来,皇宫上空的黑烟尚未散去,显然是出事了。
皇宫里出事了,诸位大臣们本身在宫内,且都是消息灵通之人,所以很快便知晓的很清楚。
首先一个,阴妃娘娘在寝宫之中上吊自杀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诸位大臣只是略微唏嘘,但并未有太过强烈的反应。这件事发生一点都不奇怪,儿子谋反,做母亲的能怎么办?没有颜面面对天下和世人,或者不想成为儿子的拖累,或者……
总而言之,原因可以有很多很多,这个时候阴妃似乎只有死这一条合适的路可走。反倒是如果阴妃还活着,反而会显得不太正常。
这种情况就和古代和亲的公主一样,成婚之后双方交战,公主夹在其中无疑最为为难,往往要么是郁郁而终,要么是自杀身亡。
↑返回顶部↑
不经意间,某些人又有些羡慕李恪,运气那么好被派驻在宋州,又刚好赶上了齐州叛乱,还遇上谢逸人在那里,真是好运气啊!
众人心中暗自感慨的同时。李世民补充道:“只有谢逸和李恪恐怕不行……”
这话说的也没错,平定叛乱这样的大事却只派了两个“无名小卒”,却没有一个柱国大将,或者说名宿老将出马,难免让人有些不信服,甚至无法服众,尤其是不能压制或者警醒那些暗中蠢蠢欲动之人。
李世民沉吟片刻,沉声道:“下旨给李绩,让他统领河东各州兵马。随时做好出击准备,在后面策应谢逸。”
“是!”宰相和大臣们自然是遵命行事的,心中越发感慨李恪和谢逸的运气好了,李绩亲自出马。哪怕只是在后面策应,其威慑也很大,只怕是叛军听说之后直接会闻风丧当。有这样强大的后盾,谢逸和李恪还有什么怕的?必然是自信心满满。战无不胜,一往无前啊!
除此之外,李世民还命岑文本发挥专长。写一篇讨伐李佑的檄文,公开向天下昭示李佑的罪过,并标明皇家平叛的决心。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一众大臣们走出承庆殿的时候,心中满是感慨,同时也意识到一个问题。今天在承庆殿等了那么久,似乎没有什么必要啊。
除了汇报了一些情况,好像压根没有商量什么,全都是皇帝陛下乾纲独断。皇帝耽搁了一段时间没有及时前来承庆殿,究竟去做了些什么他们不知道,也许是思考对策吧!
诸位大臣们走出承庆殿的时候,恰好遇到老宦官匆匆忙忙而来,皇宫上空的黑烟尚未散去,显然是出事了。
皇宫里出事了,诸位大臣们本身在宫内,且都是消息灵通之人,所以很快便知晓的很清楚。
首先一个,阴妃娘娘在寝宫之中上吊自杀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诸位大臣只是略微唏嘘,但并未有太过强烈的反应。这件事发生一点都不奇怪,儿子谋反,做母亲的能怎么办?没有颜面面对天下和世人,或者不想成为儿子的拖累,或者……
总而言之,原因可以有很多很多,这个时候阴妃似乎只有死这一条合适的路可走。反倒是如果阴妃还活着,反而会显得不太正常。
这种情况就和古代和亲的公主一样,成婚之后双方交战,公主夹在其中无疑最为为难,往往要么是郁郁而终,要么是自杀身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