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即便这些都不是问题,谋反主要还是拼得双方的兵力和战场交锋,李佑手下有什么?齐王府的侍卫,大抵还会谋夺齐州的驻军吧,所以说的刺史徐孝德现在比较危险,除此之外便是齐王府招募的那些所谓的死士,以及与之有关联的绿林好汉。

  如果是隋末天下大乱,有这些病例或许就能割据一方,成为一介反王诸侯。如果运气好,谋划的方,甚至还真能够成一片气候。

  但是此时此刻,这样一群配制看起来完全就是乌合之众。他们将要面对的是大唐天下豪杰,远的不说光是宋州驻跸的吴王李恪就能的出兵阻止,然后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李绩大概就要出动了。

  叛乱是古代皇帝最为忌讳的事情,哪怕规模不大,也会重拳出击,将叛乱扼杀在摇篮之中。

  这么做自然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怕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毕竟很多的叛乱最初只是很微小的火星。如果没有及时注意到并且加以控制,后果往往会一发不可收拾,不堪设想,甚至最终有动荡不安,或者亡国之祸。

  所以自古以来,对叛乱之事,无论大小朝廷都管辖镇压的最为厉害,无论哪朝哪代的律法,意图谋反都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所以出动大规模的兵马,将的叛乱平定,然后抓获所有涉案的首犯,然后予以严惩,这便是叛乱案件的常规处理流程和方法。

  除了这个目的之后,更多则是一种威慑,对其他人的一种威慑。朝廷大规模出动兵马,好让天下人看看朝廷兵强马壮,叛乱是自寻死路,其他人如果也蠢蠢欲动,甚至是有不臣之心,那就得掂量掂量。

  李佑这件事,肯定也会如此了,虽然距离最近的是驻守在宋州的吴王李恪。但除非是叛军突然快速到达宋州城下,李世民是不会容许李恪参与其中,尤其时涉及具体的平叛之事。

  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他李恪和齐王李佑是亲兄弟,虽然是在战场上,有使命职责在身。但只要交起手来,很可能就会被人说成是手足相残,然后加之诟病。

  有过玄武门之变的先例,李世民知道自己家的形象,是根本不愿意悲剧重演,不愿意自己的子女在因此受到诟病和污蔑。

  作为一个父亲,自然也是不希望自家两个儿女出现矛盾,根本不希望这这种人间惨剧发生在自己身上。当然了,李世民大概也会担心吴王李恪趁此机会公报私仇,暗地里有什么手段。

  所以平定叛乱的事情根本不会让李恪出动,多半还是会调动驻跸在并州的李绩所部的,这是大唐在整个东方地区战力最为强大的兵力。如果调动,战斗力自然是绝对有保证,可以在最短的时间解决叛乱。

  然后给天下所有蠢蠢欲动的势力造成警示和压力,同时也能趁此机会让山东世家贵族彻底安分下来,可谓是一举数得。反正现在北方的薛延陀已经被灭,自从执失思力去了河朔草原之后,东边的突厥人也格外安稳,北方草原和边界安宁,没有什么兵祸,李绩的大军是完全可以调动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