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2 / 3)
那就是利用皇子,挑起李唐皇室内斗。
在仔细的分析之后,王君度选中了对象——齐王李佑,这是为数不多分封在外的皇子。也唯有分封在外爹皇子才有造反,才有引起兵乱的可能。
吴王李恪本来是最合适的人选,前隋外孙,在宋州还掌握着一些兵马,但吴王李恪本身很有才能和主见,而且没有反叛的迹象。王君度不敢和李恪有所接触,最终把目标选在了齐王李佑身上。
李佑的出身特殊,因为阴妃的特殊背景,完全有反叛的可能。而且齐王本人年轻,性格乖张,更容易控制。且齐州距离长安比较远,准确起来不容易被察觉,且齐州是北齐故地,山东士族盘踞之所,本来就与关中长安离心离德。
如果真的有了兵乱,容易争取支持,获得根基之地,然后做比较大的图谋。所以他们来了,进展似乎也不错。
如今他们已经成功潜入齐王府,只是很不凑巧,他们的踪迹还是被大唐皇室察觉到,谢逸也跟随来到了齐州。
这让王君度有种很不好的预感,很多事情只能加快速度,比如特意向长安传递消息,引来李世民对李治的猜忌。
故意安排昝君谟、梁猛彪等手下潜入齐王府,想办法挑起齐王李佑和长史权万纪的矛盾。当李佑身边没有这个最大的忠臣,只剩下阴弘智这个满心仇恨的阴谋家,和燕弘信这个富贵投机者之后,一切就好办了。
事情的进展也和预料差不多,可以说是渐入佳境,在王君度看来,自己唯恐天下不乱的机会终于来了。
第三四六章 狠心的舅舅
唯恐天下不乱,这是王君度很久以来的最大的梦想,并为之奋斗的目标。
现在似乎终于看到了希望。
齐王李佑和长史权万纪的关系已经紧绷起来,到了崩溃的边缘,这对自己而言绝对是个很好的消息。
当李佑和权万纪彻底翻脸,如果再打了长史,甚至是……呵呵,尤其是皇帝派驻齐州的钦差大臣如果再有个三长两短,那场面……
李佑到时候还有别的选择吗?
↑返回顶部↑
在仔细的分析之后,王君度选中了对象——齐王李佑,这是为数不多分封在外的皇子。也唯有分封在外爹皇子才有造反,才有引起兵乱的可能。
吴王李恪本来是最合适的人选,前隋外孙,在宋州还掌握着一些兵马,但吴王李恪本身很有才能和主见,而且没有反叛的迹象。王君度不敢和李恪有所接触,最终把目标选在了齐王李佑身上。
李佑的出身特殊,因为阴妃的特殊背景,完全有反叛的可能。而且齐王本人年轻,性格乖张,更容易控制。且齐州距离长安比较远,准确起来不容易被察觉,且齐州是北齐故地,山东士族盘踞之所,本来就与关中长安离心离德。
如果真的有了兵乱,容易争取支持,获得根基之地,然后做比较大的图谋。所以他们来了,进展似乎也不错。
如今他们已经成功潜入齐王府,只是很不凑巧,他们的踪迹还是被大唐皇室察觉到,谢逸也跟随来到了齐州。
这让王君度有种很不好的预感,很多事情只能加快速度,比如特意向长安传递消息,引来李世民对李治的猜忌。
故意安排昝君谟、梁猛彪等手下潜入齐王府,想办法挑起齐王李佑和长史权万纪的矛盾。当李佑身边没有这个最大的忠臣,只剩下阴弘智这个满心仇恨的阴谋家,和燕弘信这个富贵投机者之后,一切就好办了。
事情的进展也和预料差不多,可以说是渐入佳境,在王君度看来,自己唯恐天下不乱的机会终于来了。
第三四六章 狠心的舅舅
唯恐天下不乱,这是王君度很久以来的最大的梦想,并为之奋斗的目标。
现在似乎终于看到了希望。
齐王李佑和长史权万纪的关系已经紧绷起来,到了崩溃的边缘,这对自己而言绝对是个很好的消息。
当李佑和权万纪彻底翻脸,如果再打了长史,甚至是……呵呵,尤其是皇帝派驻齐州的钦差大臣如果再有个三长两短,那场面……
李佑到时候还有别的选择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