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己得走一遭洛阳。去看看她的雕像,去缅怀一下那些曾经逝去的青春与岁月。

  好在今年朝政算是比较平稳,完全有东巡的条件,想必朝臣们也不会反对。所以李世民很快便拟定了东巡洛阳的计划,太子留守长安监国,而皇帝带着魏王李泰等人前去洛阳。

  本来李世民的意思是,要长孙皇后所生的女子都去洛阳拜谒,但太子是肯定不能走的。自古以来的传统,当皇帝离开都城时,都要太子留下来监国。这是保证不出乱子,国祚传承稳定的一种完全之法。

  令人意外的是,晋王李治也不愿意前去洛阳,而是声称要留在长安读书,六月里会前去昭陵为母后守灵。

  前去洛阳拜谒佛像是孝道,去昭陵守灵扫墓也是孝道,李世民找不到反对的理由,而且他似乎也明白小儿子的一些难处。所以李世民答应的,除了魏王李泰。便只带着几位长孙皇后所出的公主随行。

  对于这样的局面,东宫的反应很平淡。

  李承乾的本意肯定并不痛快,显而易见这又是老四李泰的手段,借用亡故的母亲来博得父皇的恩宠。仔细说起来。这种手段有些卑鄙,李承乾本人是不屑一顾的。

  但偏生父皇相信,涉及到对亡母的孝道,李承乾也不敢反对。作为太子他不能随时跟着皇帝出行,所以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李泰跟着去洛阳邀宠。

  不过也不要紧,因为这个时候父皇离京对自己而言还是一件好事。

  侯君集就快要回长安了。正在班师回朝的路上,关于弹劾侯君集的奏疏像雪片一样飞入承庆殿。尽管皇帝没有明确表示,没有丝毫要问罪的意思,但李承乾已经察觉到一些端倪。

  父皇并非是不想治罪侯君集,而是不能立即问罪,至少要等他回到长安,交还兵权以后。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突然下诏问罪一个率领兵马的大将军,显然并非明智之举。

  汉朝的前车之鉴可是血淋淋的教训,贰师将军李广利为了扶持自己的外甥昌邑王,与宰相刘屈牦一起在暗地里捣鼓,弄出了巫蛊之祸,让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双双殒命。

  后来汉武帝刘彻搞清楚来龙去脉,立即下诏问罪,将刘屈牦下狱不说,甚至丝毫不顾李广利率军征讨西域在外的情况,直接将李家人下狱。

  结果远在西域的李广利得知消息,直接率数万兵马反叛,险些酿成大祸。如今的侯君集和当年的李广利情况十分相似,自然不能将其逼急了。

  所以不出意外,侯君集回到长安之日,便是问罪之时。到时候父皇不在长安,自己便能有更大的空间来帮助侯君集,不说为其脱罪了,至少能够减轻一些刑罚,如此一来侯君集是不是该对自己感恩戴德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