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关键是自己不想去,又如何要求别人去呢?一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先哲教导;另一方面,是很难以此为由来“抗旨”。

  至于后者,和亲之事作罢,倒并非没有可能。

  至少江夏郡王李道宗是这么说的:“原来陛下答允吐蕃和亲,是因为松州战事相持,而北方草原并不安宁,陛下担心两线作战会有危险。所以当吐蕃人提出来和亲求娶公主时,陛下自然是可见其成的。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北方已经安定,大唐已经不用再担心薛延陀和突厥人的威胁,单单是吐蕃人的面子,给不给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所以和亲之事倒是有可能作罢!”

  “父王,那你想个办法上疏陛下,让此事作罢呗?”李景恒的想法比较简单,他现在只是一心想要救妹妹彻底出火坑。

  李道宗摇头道:“为父不行……这事旁人可以去说,但唯独为父不能说,否则……”

  作为“文成公主”的亲生父亲,如果他跳出来说这些话,那就是存了些许私心,很容易没有了说服力,不仅帮不到女儿,还容易落下话柄。

  “这……”王妃大为着急,连忙道:“王爷不好开口,不知何人开口方便些?我们托他办此事就行,为了安宁的将来和幸福,总得试一试。”

  “这……”李道宗沉吟了许久,要说谁能冒着风险,并很可能自找没趣给自己帮这个忙可不容易。

  倒是那边李安宁反应很快,突然道:“对了,淮阳县伯谢长史回到长安了,他素来足智多谋,女儿明天去找他。让他想想办法,兴许……”

  提到谢逸,李景桓的脸色微微不怎么好,不过王妃却激动道:“对对,谢长史素来足智多谋,如果他肯帮忙的话,这事就容易多了……”

  “谢逸?”李道宗听到这个名字时,微微诧异,旋即低头沉吟起来,这似乎是个不错的人选。

  若论资格。他自然是有的,作为此番朝廷的大功臣,皇帝很可能卖他一个面子。别人不知道,但李道宗最为清楚,此番北方的诸多大事其实都是谢逸谋划得当,运筹帷幄的结果,有些结果更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种情况下,谢逸是有资格说得上话的;加之他身份贵重,能言善辩。作为晋王府长史,谢逸现在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加上他聪明伶俐,鬼主意多,很有可能能够想到解决办法。如此也能……

  至于能不能保证女儿幸福不好说,但至少她能如愿留在长安,而不是前去那高寒边塞之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