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要知道,这年代立储原则除了嫡长之外,还有立贤一说。何谓贤能?旁人称赞几句不算,功劳最为实实在在。

  所以李治的威胁突然之间大了很多,对于李承乾而言,又多了个人来推东宫的墙。对于李泰而言,身后又多了一只黄雀。

  在皇位和权力面前,手足亲情算得了什么?此刻两位兄长心中除了忌惮之外,再无别的。

  当然了,他们随后也想到一个人。

  虽然朝堂上没怎么提及,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那就是晋王府长史谢逸。无论李治取得了多大的功劳,他只不过才十三岁而已,能有多少谋略和能耐,若身后没有人帮他出谋划策,帮他办事可能吗?

  显而易见,如果非要说晋王的功劳有多大,最应该感谢的人应该是长史谢逸。

  某种程度上,是谢逸一手造就了晋王殿下今时今日的功劳与地位,李世民明白,朝堂衮衮诸公明白。

  李承乾和李泰也明白。而且是心中愤愤,没能将这个大仇人怎么样,结果是旧恨未了又添新仇。

  眼看着谢逸一步步将李治推到今天的地步,只能银牙咬碎,而且他们有种不好的预感。只要有谢逸在,李治往后的成就不可估量,威胁也不可估量。

  ……

  朝会结束了,李世民回了承庆殿,宰辅大臣们也 跟了过去。

  直到此时。他们也有空谈谈具体的来龙去脉。

  “这是雉奴和李绩的奏疏,还有谢逸附上的条陈,你们看看吧!”李世民顺手将几份报捷的奏疏递了过去。

  众多大臣看奏疏的时候,李世民道:“李绩的运气不错。先一步赶到了若真水,薛延陀人丝毫不知,直接便扎了进去,结果全军覆没。”

  房玄龄道:“陛下。此事虽然凶险,但确实算是因祸得福,薛延陀主力被消灭殆尽。大唐去一心腹大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