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1 / 3)
一直眼睁睁地看着突厥人的表演结束,这才笑道:“不错,突厥骑兵在郡王的调教下,已经和并州军差不多。”
这话什么意思?
和并州军差不多?是说突厥铁骑不如并州李绩的兵马吗?虽然当年突厥人曾经输给李绩的通汉军,但今非昔比。要是说今天突厥人休养生息,兵强马壮还不如他并州兵马,他们自然不服。
谢逸这么说,是故意羞辱,还是朝廷向来恭维亲信的缘故不好说。但突厥人是这么认定的,汉人向来喜欢玩这一套。
“是吗?”阿史那思摩笑道:“本王观晋王殿下的卫队也军威甚是昂扬,不知是否方便,给我操演一番如何?”
如果说谢逸对比的是并州兵马,阿史那思摩则将目光对准了长安关中,李治身边的卫队肯定出自于长安十六卫的精锐。而且是其中的佼佼者。通过这些人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判断长安守军的战斗力,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谢逸早料到这一点,所以并不觉得奇怪,当即笑道:“好啊,能在草原上操演,也算是左武卫将士们的荣幸。”
“好,那晋王殿下这边可以调派多少兵马,本王派出相应的人数。”阿史那思摩不敢托大,按照那些突厥贵族们的想法。可以少调动一些兵马,以少胜多才能彰显出突厥人的厉害嘛!
但阿史那思摩没有这么做,万一赢不了呢?没有十足把握的事情不能干,否则讨不到还可能有损士气。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对晋王殿下,对大唐朝廷的敬畏。任何一个朝代,当臣子显露出比皇帝更厉害的时候,往往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造反,要么功高震主被杀。当然了造反要是失败,也逃不过被杀的命运。还是那句话。阿史那思摩始终要给自己留后路,“这样吧,晋王殿下这边出十个人,郡王那边出一百个人如何?”
当谢逸轻描淡写地提出这个说辞时,不只是阿史那思摩,包括一种突厥贵族们的脸色立即变了。
这算什么?
什么意思?
我们没有出动少数人马。乃是对对手的尊重,没想到大唐人竟然这般大言不惭。
如果只是少了几个人也就罢了,现在还弄出十个人对一百人的事情,这不是开玩笑吗?或者说赤果果地羞辱人。
↑返回顶部↑
这话什么意思?
和并州军差不多?是说突厥铁骑不如并州李绩的兵马吗?虽然当年突厥人曾经输给李绩的通汉军,但今非昔比。要是说今天突厥人休养生息,兵强马壮还不如他并州兵马,他们自然不服。
谢逸这么说,是故意羞辱,还是朝廷向来恭维亲信的缘故不好说。但突厥人是这么认定的,汉人向来喜欢玩这一套。
“是吗?”阿史那思摩笑道:“本王观晋王殿下的卫队也军威甚是昂扬,不知是否方便,给我操演一番如何?”
如果说谢逸对比的是并州兵马,阿史那思摩则将目光对准了长安关中,李治身边的卫队肯定出自于长安十六卫的精锐。而且是其中的佼佼者。通过这些人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判断长安守军的战斗力,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谢逸早料到这一点,所以并不觉得奇怪,当即笑道:“好啊,能在草原上操演,也算是左武卫将士们的荣幸。”
“好,那晋王殿下这边可以调派多少兵马,本王派出相应的人数。”阿史那思摩不敢托大,按照那些突厥贵族们的想法。可以少调动一些兵马,以少胜多才能彰显出突厥人的厉害嘛!
但阿史那思摩没有这么做,万一赢不了呢?没有十足把握的事情不能干,否则讨不到还可能有损士气。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对晋王殿下,对大唐朝廷的敬畏。任何一个朝代,当臣子显露出比皇帝更厉害的时候,往往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造反,要么功高震主被杀。当然了造反要是失败,也逃不过被杀的命运。还是那句话。阿史那思摩始终要给自己留后路,“这样吧,晋王殿下这边出十个人,郡王那边出一百个人如何?”
当谢逸轻描淡写地提出这个说辞时,不只是阿史那思摩,包括一种突厥贵族们的脸色立即变了。
这算什么?
什么意思?
我们没有出动少数人马。乃是对对手的尊重,没想到大唐人竟然这般大言不惭。
如果只是少了几个人也就罢了,现在还弄出十个人对一百人的事情,这不是开玩笑吗?或者说赤果果地羞辱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