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2 / 3)
这话说的倒也不错,也在情理和责任之重,毕竟李治和谢逸是河东道黜陟正副使,有关涉河东道军政大事的权力。何况李治是晋王,并州大都督,并州兵马在理论上应该全都归他调遣,至少有权力关涉这些事情。
李绩悠悠一叹,说道:“眼下我已派斥候严密监控定襄和草原敌军情形,派人绕道前往长安通报消息,让朝廷做好防备。”
谢逸问道:“从河东出兵能做点什么吗?”
李绩沉吟片刻道:“除非是阿史那思摩没有异动,从河东这边调动兵马在白道和若真水方向阻截夷男,还来得及。但前提是阿史那思摩所部没有异动,否则大军被人切断后路,南北夹击,会非常危险。”
这……
按照李绩的说法,这事不好办,也不怎么好操作。
谢逸沉默了,他在回想,记得唐初除了武德九年突厥大军南下关中,饮马渭水,从此再有过草原大军南下围攻长安的情形。薛延陀更不在此列,如果没记错,薛延陀在贞观年间就彻底覆灭了。
而且应该是贞观中期,也只有北方平静以后,李世民才敢调动兵马远征辽东,否则后院起火,情况将会十分严重。
如此情势下,薛延陀的祸端应该不会很严重,更不会危及到长安,所以想办法平定是大有可能的,也就意味着是个很大的机会,可以放手一搏。
机会摆在眼前,自当珍惜。
片刻时间,谢逸便做出一个很重大的决定,然后沉声问道:“英国公,你对阿史那思摩了解多少?现在有稳住他,或者将他拉回来的可能?”
“阿史那思摩此人骁勇善战,原本是草原上第一等的军事将才,不过现在老了,加之突厥败亡,所以恐怕多少有点优柔,也有点多疑。”
李绩思索道:“如果说机会,这便是机会,如果他果断一些,现在就反,先一步动兵南下,薛延陀随后跟上,我们可能连商量对策的机会都没有,就得调兵勤王了。
河东兵马多少还能调动,估计灵州的江夏郡王所部,不出意外会被西突厥人所牵制,我甚至怀疑此事甚至和西南进犯松州的吐蕃人有关系。”
很复杂的情况啊。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看来或许真的是有人穿针引线,将这些人势力联合起来反唐。
↑返回顶部↑
李绩悠悠一叹,说道:“眼下我已派斥候严密监控定襄和草原敌军情形,派人绕道前往长安通报消息,让朝廷做好防备。”
谢逸问道:“从河东出兵能做点什么吗?”
李绩沉吟片刻道:“除非是阿史那思摩没有异动,从河东这边调动兵马在白道和若真水方向阻截夷男,还来得及。但前提是阿史那思摩所部没有异动,否则大军被人切断后路,南北夹击,会非常危险。”
这……
按照李绩的说法,这事不好办,也不怎么好操作。
谢逸沉默了,他在回想,记得唐初除了武德九年突厥大军南下关中,饮马渭水,从此再有过草原大军南下围攻长安的情形。薛延陀更不在此列,如果没记错,薛延陀在贞观年间就彻底覆灭了。
而且应该是贞观中期,也只有北方平静以后,李世民才敢调动兵马远征辽东,否则后院起火,情况将会十分严重。
如此情势下,薛延陀的祸端应该不会很严重,更不会危及到长安,所以想办法平定是大有可能的,也就意味着是个很大的机会,可以放手一搏。
机会摆在眼前,自当珍惜。
片刻时间,谢逸便做出一个很重大的决定,然后沉声问道:“英国公,你对阿史那思摩了解多少?现在有稳住他,或者将他拉回来的可能?”
“阿史那思摩此人骁勇善战,原本是草原上第一等的军事将才,不过现在老了,加之突厥败亡,所以恐怕多少有点优柔,也有点多疑。”
李绩思索道:“如果说机会,这便是机会,如果他果断一些,现在就反,先一步动兵南下,薛延陀随后跟上,我们可能连商量对策的机会都没有,就得调兵勤王了。
河东兵马多少还能调动,估计灵州的江夏郡王所部,不出意外会被西突厥人所牵制,我甚至怀疑此事甚至和西南进犯松州的吐蕃人有关系。”
很复杂的情况啊。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看来或许真的是有人穿针引线,将这些人势力联合起来反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