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1 / 3)
正因为事情复杂,才不好冒然一头扎进去,过晋州而不入正是因此。还是先来河东中心晋州,前来打探到一些消息,心里有数以后再说。
作为大唐北都,河东中心的通都大邑,晋阳城墙高大,城中住户很多,摩肩接踵或许算不上,但车水马龙却是不争的事实。
城中的商业也相当发达,各种商铺与物产应有尽有,尤其是从北方草原来的胡人不少。还有一些从西域来的商贩。
可以说除了长安、洛阳和扬州外,晋阳应该算是大唐第四大都会。比如谢家,就这里这里设立了分店,经销从草原贩卖而来 的皮毛,从江南运送过来的粮食,丝绸,瓷器与各种物产。
当然了,最为要紧的还是酒水,琼花酿在整个大唐的销量很好,尤其是黄河北岸寒冷地带。尤其如此。
此次前来河东,谢逸少不得要假公济私,顺道见见谢家在河东的掌柜,了解下情况。
晋阳的文教也相当璀璨,书院不少,背后大多与河东世家有关。这年头读书的是少数人,有学识有底蕴,可以开设书院的人就更少了,世家大族在这方面便很有优势了。
不过他们开设书院的目的可不那么单纯。不只是为了传播学识,而是为了笼络人才。世家大族们真正厉害之处便在这里,门生故吏满天下啊!
读书人却也是趋之若鹜,在这里不只是能学到知识。还能借助世家大族门路,得到支持,也好青云直上。
有市场,有需求。自然也就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走了好几天,李治和谢逸终于慢慢悠悠地到了晋阳城外。不等进城,刺史张士贵便出城十里相迎。
听到这位晋州刺史的名字时,谢逸微微愣住了,河东之地,晋阳刺史名叫张士贵,好熟悉的名字啊!
这个名字在哪听过呢?谢逸沉吟许久,脑海中猛然灵关一闪,想起了一个名字——薛仁贵。
如果没记错的话,在演绎中,唐太宗欲征辽东,梦到一白袍小将薛仁贵将会是福将,护驾并帮助自己平乱成功。
↑返回顶部↑
作为大唐北都,河东中心的通都大邑,晋阳城墙高大,城中住户很多,摩肩接踵或许算不上,但车水马龙却是不争的事实。
城中的商业也相当发达,各种商铺与物产应有尽有,尤其是从北方草原来的胡人不少。还有一些从西域来的商贩。
可以说除了长安、洛阳和扬州外,晋阳应该算是大唐第四大都会。比如谢家,就这里这里设立了分店,经销从草原贩卖而来 的皮毛,从江南运送过来的粮食,丝绸,瓷器与各种物产。
当然了,最为要紧的还是酒水,琼花酿在整个大唐的销量很好,尤其是黄河北岸寒冷地带。尤其如此。
此次前来河东,谢逸少不得要假公济私,顺道见见谢家在河东的掌柜,了解下情况。
晋阳的文教也相当璀璨,书院不少,背后大多与河东世家有关。这年头读书的是少数人,有学识有底蕴,可以开设书院的人就更少了,世家大族在这方面便很有优势了。
不过他们开设书院的目的可不那么单纯。不只是为了传播学识,而是为了笼络人才。世家大族们真正厉害之处便在这里,门生故吏满天下啊!
读书人却也是趋之若鹜,在这里不只是能学到知识。还能借助世家大族门路,得到支持,也好青云直上。
有市场,有需求。自然也就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走了好几天,李治和谢逸终于慢慢悠悠地到了晋阳城外。不等进城,刺史张士贵便出城十里相迎。
听到这位晋州刺史的名字时,谢逸微微愣住了,河东之地,晋阳刺史名叫张士贵,好熟悉的名字啊!
这个名字在哪听过呢?谢逸沉吟许久,脑海中猛然灵关一闪,想起了一个名字——薛仁贵。
如果没记错的话,在演绎中,唐太宗欲征辽东,梦到一白袍小将薛仁贵将会是福将,护驾并帮助自己平乱成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