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渊也很会办事,通过自己的舅家孤独家,以及妻子的娘家窦家,儿子李世民的岳家长孙家,争取到了关陇贵族的支持。同时让儿子李建成联姻荥阳郑氏,妹妹联姻太原王氏,从而得到世家贵族巨大的支持。率先攻占了关中。

  得关中者得天下,这是从西汉刘邦就开始的教训和共识,李唐图谋关中之后,没有继续支持表兄隋炀帝。而是以代王杨侑为傀儡,架空了隋炀帝,然后趁机东进,先后击败了王世充、窦建德与刘黑闼等人。从而一统天下。

  当然了,年幼的代王杨侑也在随后不久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从傀儡直接禅让给李渊当了皇帝。不久之后。就和大部分的亡国之君一样,杨侑也早早死的不明不白。

  河东作为李唐的龙兴之地,也算是根基之地,大唐立国之后,晋阳的地位十分特殊,被确立为北都。

  晋阳之地重要也可以通过其他一些信息反映出来,比如李治最为钟爱的幼子李治册封为晋王,最疼爱的小女儿为晋阳公主。

  当然了,还有更为重要的政治和战略意义,比如抗击突厥。前些年对突厥作战,除了长安正北方的河朔云中一代,并州以北的定襄是主战场,晋阳与河东的战略意义非比寻常。

  即便到了今日,东边突厥早已被征服,甚至不复存在,并州的战略意义仍旧重要,要不何必让英国公李绩,这位大唐第一战将来当这个并州大都督府长史,统率六万精锐骑兵驻扎在河东。

  无论任何时候,防备着北方草原上的部族都十分重要,突厥人会不会再有异心;何况还有薛延陀这个毒瘤让人很不安心,所以驻军的意义至关重要。

  还有一层意思是不能放在明面上的,那就是驻军河东,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威慑山东士族,威慑河北世家。

  清河崔、博陵崔、赵郡李和范阳卢都在这篇区域里,还有一些其他小一些的世家大族,这些世家掌握了太多的资源和实力,是关乎天下安危因素。当年北齐高欢能够成事,很大程度上就是有这些人的支持。

  他们本来就对大唐朝廷离心离德,如果有人在东边起事,难保不会有人起二心。故而少不得要看的紧一些,还是时刻加以提防。

  在河东并州驻扎一支大军,试问山东士族们还敢嚣张吗?河东与他们之间只隔着一道太行山,穿过去太容易了,所以少不得要安分守己。

  一举两得的妙招,李世民用起来也算是得心应手。

  不过还是出了岔子,此番晋州之乱便是个例子,哪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尚且不得而知。但李世民却如此在乎自然是有原因的,也许在皇帝眼里,这是山东世家的一次试探,甚至是挑衅。

  尤其是当此事与皇子们牵涉上关联的时候,就显得更为麻烦了,李世民不放心的真正原因其实在这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