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2 / 3)
谢逸悠悠道:“晋王和我分别担任河东道正副黜陟使,等若是代天巡狩,巡查河东道。”
“会有危险吗?大概去多久?”听到和太子和魏王有关联。杜惜君不由有些担心。
“危险不会有,毕竟有晋王陪同,他们不敢有什么过分的举动。”直到此时,谢逸隐约领会李世民的另一层意思。让李治随同前去,某种程度上等于是给自己佩戴了一块护身符。
首先李承乾和李泰绝对不敢有什么异动,或许李世民可以容忍他们对一个臣子用什么手段。但对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要是有不轨之举。
那就是了不得的大事,经历过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对此尤为在意,他很希望自己的儿女们可以兄友弟恭,相亲相爱。
如果有哪个皇子违反了这个原则性问题,肯定是不会有好下场的,现在便对兄弟动手,天知道他百年以后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李承乾和李泰无论是否真心对待李治这个弟弟,都不敢轻举妄动是肯定的。
至于河东官员和豪强,应该没有哪一家敢对皇子不利,如果他们动了李治的一根毫毛,暴怒的李世民会做出什么?
毁家灭族是不可避免的下场,应该没有那个世家豪强会将这等愚蠢的由头留给皇帝,他们自己心里应该清楚,李二陛下看他们山东世家已经不爽很久了。
所以此番河东之行不仅仅是自己在帮助照顾李治,李治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是自己的护身符,李世民如此安排也算是苦心孤诣啊!
先前李二陛下不仗义似乎有点过了,人家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敢放置在险地,自己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放心好了,快了两三个月,慢了也就三五个月。”谢逸笑道:“河东距离关中并不远,何况还有英国公李绩的驻扎在那里,安全不必担心。”
“那就好,我便放心了。”杜惜君松了口气,安心不少。
谢逸道:“我此去河东,趁机见见英国公,再想想办法,争取早日让阚棱大哥回来。”
杜惜君欣喜道:“三郎费心了,不过若事不可为,万勿强求。”
↑返回顶部↑
“会有危险吗?大概去多久?”听到和太子和魏王有关联。杜惜君不由有些担心。
“危险不会有,毕竟有晋王陪同,他们不敢有什么过分的举动。”直到此时,谢逸隐约领会李世民的另一层意思。让李治随同前去,某种程度上等于是给自己佩戴了一块护身符。
首先李承乾和李泰绝对不敢有什么异动,或许李世民可以容忍他们对一个臣子用什么手段。但对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要是有不轨之举。
那就是了不得的大事,经历过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对此尤为在意,他很希望自己的儿女们可以兄友弟恭,相亲相爱。
如果有哪个皇子违反了这个原则性问题,肯定是不会有好下场的,现在便对兄弟动手,天知道他百年以后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李承乾和李泰无论是否真心对待李治这个弟弟,都不敢轻举妄动是肯定的。
至于河东官员和豪强,应该没有哪一家敢对皇子不利,如果他们动了李治的一根毫毛,暴怒的李世民会做出什么?
毁家灭族是不可避免的下场,应该没有那个世家豪强会将这等愚蠢的由头留给皇帝,他们自己心里应该清楚,李二陛下看他们山东世家已经不爽很久了。
所以此番河东之行不仅仅是自己在帮助照顾李治,李治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是自己的护身符,李世民如此安排也算是苦心孤诣啊!
先前李二陛下不仗义似乎有点过了,人家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敢放置在险地,自己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放心好了,快了两三个月,慢了也就三五个月。”谢逸笑道:“河东距离关中并不远,何况还有英国公李绩的驻扎在那里,安全不必担心。”
“那就好,我便放心了。”杜惜君松了口气,安心不少。
谢逸道:“我此去河东,趁机见见英国公,再想想办法,争取早日让阚棱大哥回来。”
杜惜君欣喜道:“三郎费心了,不过若事不可为,万勿强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