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嗯,那就好……你平素想办法护着点红袖。我不想她在此受到太多委屈。”蒙面的紫衣女子轻轻叮嘱,不由自主闭上了眼睛,好似往事不堪回首一般。

  “是!奴婢知道明白。”鸨妇是个聪明人,也多少知悉一些内情,见到此情此景,唯恐勾起“大姐”的伤心事,答应一声后便不敢再言语。

  良久之后,蒙面女子才开口道:“对了,最近有哪些比较要紧的客人?”

  “要紧”这个词显然不是通常那个意思,而是另有所指,鸨妇心里明白,走到窗口,指着楼下角落处的一张桌子,低声道:“大姐,此人算一个,姓阿史那!”

  ……

  绣春楼的角落地坐着一位客人,姓阿史那,名字叫做结社率。

  阔面碧眼的模样对中原汉人不同,但并不显得鹤立鸡群,而今长安是国际大都市,聚集的各国客商不少,甚至有不少西域王侯子孙长居于此。

  金发碧眼,皮肤白皙者,甚至是皮肤黝黑的昆仑奴,长安百姓早就见怪不怪了。

  当然了,其中有不少便是突厥人,昔日的突厥王族阿史那氏的子孙也有不少。

  自打贞观初年,李靖率兵击败了颉利可汗后。东边的突厥人几乎全部臣服于大唐,颉利可汗被囚居长安多年后病故,但也有不少突厥王族子弟得到优待,甚至封王封侯,多加笼络。

  比如执失部的酋长执失思力便迎娶了唐高祖李渊之女九江长公主,成为大唐驸马,封安国公。

  启民可汗的侄子阿史那思摩更是被大唐册封为和顺郡王,还有突厥昔日的小可汗突利也受到了大唐的重用。

  显然,这是有政治需求的,重用这些人昔日的突厥贵族,是为了稳定留在草原上的突厥人,以免再生兵祸。

  毕竟草原上的突厥人不能被赶尽杀绝,更不能被悉数迁走,所以稳定很重用。用无数钱粮与将士性命拼下来的土地如果守不住,再起战火,那实在不划算。

  大唐君臣懂得这个道理,并深以为然,所以采取了这种温和的怀柔方式,从目前来看,效果还算不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