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2 / 3)
物自然是玉米,土豆等新作物;所荐之人则是谢逸。
文会扬名,必然闻达于世家;《悯农》诗传颂天下,教育学子,警醒世人,谢逸这个作者也会理所当然为世人所知晓、铭记,从而名满天下。
还特意强调他陈郡谢氏的出身,李二陛下想要干什么?房玄龄隐约猜到一些。
他原以为自己已经足够重视这个年轻人,但事实上还是有所轻视了,至少比之李二陛下有所轻视。
不用多想,这个年轻人前途不可限量是必然的,只是他能担得起那幅担子?还是那句话,君心难测,陛下这么办必有其道理。
至少,皇帝通过此举,通过这么一个人,向天下发出了一个讯号,必须心领神会。
因为他房玄龄不止是昔日秦王府十八学士,今日的大唐左仆射,也是出身清河房氏的官员,亦属山东名门。从今往后,有些事情,必须要多加注意……
目光又从侯君集身上扫过,想起谢逸的来历,房玄龄不由心生疑惑,陛下已经完全信任他了吗?
侯君集的心情不错,不管怎么说,谢逸这个人才是自己首先发现的。只是……他能有如今的成就,算不算自己举荐呢?他又可否记得这份举荐之恩?
……
谢逸隐约也有种感觉,李世民今日似乎有意把自己推到台前,让自己出风头,很古怪的行为。
真是的,人家想要低调些的,现在弄得名满天下,人尽皆知,这样真的好吗?
两世为人的经验让谢逸有种不好的预感,人怕出名…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等等,这些俗话多少都有些道理。
何故非要让人这般高调呢?谢逸暗中埋怨,也不是很理解李世民的用意,君心难测,他究竟想要做什么?
……
↑返回顶部↑
文会扬名,必然闻达于世家;《悯农》诗传颂天下,教育学子,警醒世人,谢逸这个作者也会理所当然为世人所知晓、铭记,从而名满天下。
还特意强调他陈郡谢氏的出身,李二陛下想要干什么?房玄龄隐约猜到一些。
他原以为自己已经足够重视这个年轻人,但事实上还是有所轻视了,至少比之李二陛下有所轻视。
不用多想,这个年轻人前途不可限量是必然的,只是他能担得起那幅担子?还是那句话,君心难测,陛下这么办必有其道理。
至少,皇帝通过此举,通过这么一个人,向天下发出了一个讯号,必须心领神会。
因为他房玄龄不止是昔日秦王府十八学士,今日的大唐左仆射,也是出身清河房氏的官员,亦属山东名门。从今往后,有些事情,必须要多加注意……
目光又从侯君集身上扫过,想起谢逸的来历,房玄龄不由心生疑惑,陛下已经完全信任他了吗?
侯君集的心情不错,不管怎么说,谢逸这个人才是自己首先发现的。只是……他能有如今的成就,算不算自己举荐呢?他又可否记得这份举荐之恩?
……
谢逸隐约也有种感觉,李世民今日似乎有意把自己推到台前,让自己出风头,很古怪的行为。
真是的,人家想要低调些的,现在弄得名满天下,人尽皆知,这样真的好吗?
两世为人的经验让谢逸有种不好的预感,人怕出名…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等等,这些俗话多少都有些道理。
何故非要让人这般高调呢?谢逸暗中埋怨,也不是很理解李世民的用意,君心难测,他究竟想要做什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