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2 / 2)
盛夏的漠北草原,翠色欲流、一碧千里。这日上午,土剌河南岸出现了一股铁甲洪流。经过近三个月的艰苦跋涉,明军将士终于再次抵达漠北草原的核心地带——忽兰忽失温(后世乌兰巴托东郊),从这里再往东百里,就是饮马河了。忽兰忽失温以前一直是鞑靼的草场,不过永乐八年明军一征漠北,鞑靼大败亏输,实力大衰,瓦剌趁势而起,已将这块宝地收归己有。现在,大明王师在永乐皇帝的带领下,再次杀到此处,讨伐胆敢冒犯华夏天朝的瓦剌叛逆!
与一征漠北时一样,此次明军总数仍是五十万。不过由于前次出征时用武刚车运粮,在途经瀚海时车轮时常陷于沙堆,导致行军缓慢,故此次明军所有粮草全改用驴来托运;此外,鉴于一征漠北时粮草不足,几致大军陷入断粮窘境的教训,这次随军携带的粮草较前次多了近一倍。有这么两条因素,北征大军中运粮民夫的数量增加不少,真正的五军主战将士不过二十万出头。
不过就算只有二十余万,对付瓦剌也足够了。据前期探报,瓦剌战士总数不过三万,就算得知明军北征后临时从部族中征兵,也绝不会超过五万之数。而且有了一征漠北的胜利,明军再次出塞时,信心明显增强。大家都相信,凭着己方的巨大优势,再加上有能征善战的永乐皇帝亲自统领,击败瓦剌三王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在声势浩大的明军洪流中间,年过五旬的永乐皇帝看上去也英姿勃发,显得信心十足。但职掌枢密的方宾、夏元吉、杨荣等重臣却知道,皇帝的内心并不像外表这样轻松。本来,按照约定,明军靠近土剌河后,鞑靼国师阿鲁台应率所部前来会师。但迄今为止,明军并未发现鞑靼的任何踪影。反而,有线报称,鞑靼与瓦剌之间有信使往来。这个情况引起了大明君臣的高度警惕:毕竟鞑靼和瓦剌都是同族,面对一直强势压制漠北蒙古各部的大明朝廷,他们之间达成妥协,串通起来共谋中国也不是不可能的。现在明军深入敌境,人地两疏,对一切潜在的威胁都要保持高度警惕。要是一个不小心中了鞑子奸计,那后果将十分严重。在这苍茫草原上,一旦兵败溃退,根本不可能像在中原那样找个立足之地整兵再战,其结局肯定是全军覆没!
可明朝君臣也未谨慎太过。毕竟王师有五十万之众,论装备、士气更远非鞑子可比。只要明军稳扎稳打,凭借着无与伦比的强大实力,就算鞑靼和瓦剌合流,也绝无取胜可能。
“陛下!”一匹骏马飞驰到永乐驾前,前锋都督朱荣从马上跳了下来,拱手道:“探子已发现鞑子踪影。据报,瓦剌伪酋王答立巴及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屯军于前方二十里处高岗上!”
“都在那里?”永乐一愣。瓦剌出兵迎战并未出乎他的预料。毕竟任由明军在对牛羊长膘最为关键的夏秋季节里肆意扫荡漠北草场,那对以游牧为生的瓦剌部落来说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不过永乐没想到的是,马哈木他们竟会如此积极!现在明军刚刚抵达漠北草场的核心地带,瓦剌三王就迫不及待地要来一决雌雄了!
不过稍微一想,永乐也就恍然了!四年前阿鲁台倒是尽力避战,结果仍没逃脱自己的追击不说,由于前期的望风而逃,还直接导致了部落的分裂和军心涣散!与其被逼到山穷水尽时再背水一战,还不如集聚实力主动出击,如此胜算反而更大!瓦剌三王肯定吸取了阿鲁台的教训!想到这里,永乐嘴角浮出一丝微笑,道:“看来马哈木还有几分见识!” ↑返回顶部↑
与一征漠北时一样,此次明军总数仍是五十万。不过由于前次出征时用武刚车运粮,在途经瀚海时车轮时常陷于沙堆,导致行军缓慢,故此次明军所有粮草全改用驴来托运;此外,鉴于一征漠北时粮草不足,几致大军陷入断粮窘境的教训,这次随军携带的粮草较前次多了近一倍。有这么两条因素,北征大军中运粮民夫的数量增加不少,真正的五军主战将士不过二十万出头。
不过就算只有二十余万,对付瓦剌也足够了。据前期探报,瓦剌战士总数不过三万,就算得知明军北征后临时从部族中征兵,也绝不会超过五万之数。而且有了一征漠北的胜利,明军再次出塞时,信心明显增强。大家都相信,凭着己方的巨大优势,再加上有能征善战的永乐皇帝亲自统领,击败瓦剌三王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在声势浩大的明军洪流中间,年过五旬的永乐皇帝看上去也英姿勃发,显得信心十足。但职掌枢密的方宾、夏元吉、杨荣等重臣却知道,皇帝的内心并不像外表这样轻松。本来,按照约定,明军靠近土剌河后,鞑靼国师阿鲁台应率所部前来会师。但迄今为止,明军并未发现鞑靼的任何踪影。反而,有线报称,鞑靼与瓦剌之间有信使往来。这个情况引起了大明君臣的高度警惕:毕竟鞑靼和瓦剌都是同族,面对一直强势压制漠北蒙古各部的大明朝廷,他们之间达成妥协,串通起来共谋中国也不是不可能的。现在明军深入敌境,人地两疏,对一切潜在的威胁都要保持高度警惕。要是一个不小心中了鞑子奸计,那后果将十分严重。在这苍茫草原上,一旦兵败溃退,根本不可能像在中原那样找个立足之地整兵再战,其结局肯定是全军覆没!
可明朝君臣也未谨慎太过。毕竟王师有五十万之众,论装备、士气更远非鞑子可比。只要明军稳扎稳打,凭借着无与伦比的强大实力,就算鞑靼和瓦剌合流,也绝无取胜可能。
“陛下!”一匹骏马飞驰到永乐驾前,前锋都督朱荣从马上跳了下来,拱手道:“探子已发现鞑子踪影。据报,瓦剌伪酋王答立巴及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屯军于前方二十里处高岗上!”
“都在那里?”永乐一愣。瓦剌出兵迎战并未出乎他的预料。毕竟任由明军在对牛羊长膘最为关键的夏秋季节里肆意扫荡漠北草场,那对以游牧为生的瓦剌部落来说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不过永乐没想到的是,马哈木他们竟会如此积极!现在明军刚刚抵达漠北草场的核心地带,瓦剌三王就迫不及待地要来一决雌雄了!
不过稍微一想,永乐也就恍然了!四年前阿鲁台倒是尽力避战,结果仍没逃脱自己的追击不说,由于前期的望风而逃,还直接导致了部落的分裂和军心涣散!与其被逼到山穷水尽时再背水一战,还不如集聚实力主动出击,如此胜算反而更大!瓦剌三王肯定吸取了阿鲁台的教训!想到这里,永乐嘴角浮出一丝微笑,道:“看来马哈木还有几分见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