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小摊儿美食日常 第25节(3 / 7)
江满梨与邵康虽不认识,但面熟得很。云婶便介绍道:“康哥儿是个正直的,阿梨这点可以放心,我与你阿庄叔在原先小市时便认得他。”
说完,又看看邵康,问道:“莹娘如今几岁了?”
莹娘是他家小女。邵康嗓音有些沙哑,但语气很是温和,道:“过得快,如今虚六岁了。”
除了会做馄饨,邵康还做得一手好面食,胡饼炊饼不在话下,馉饳儿和包子也做得不错。恰好云婶家里不缺羊肉,邵康便给众人捏羊肉包子吃。
这朝一般人包包子,并非像江满梨做生煎那样,把收口藏到底下去,包得团乎乎。而是把收口捏得高高的,不捏紧,空出一隙,叫人看得清里面的馅儿。
邵康做的便是这样的包子,半个拳头大小一个,江满梨就着碗羊汤吃了三个,皮儿处理得够软乎,馅儿芯也剁得软腻,味道很是不错。
吃包子时,云婶又悄悄告诉江满梨,邵康的娘子是生他家莹娘时没的,是邵康心里一根刺,以后如若合租,莫提此事就好。江满梨点点头。
大排档之精髓,就是要档口多杂,食客吃而不绝,心心念念,才会迎来送往,来而不禁,往而不止2。
一档卖汤面的,一档卖汤羹甜饮的,一档卖馄饨面食的,再加江满梨一档糅合了煎、炒、炸、烤的杂食,听上去,倒也很不错了。明日便要试行,一时再无其他人选,便暂时先定下四家。
邵康和云婶家都是做面食,便合用云婶的铺子,一人一个灶头。竹娘与江满梨合得来,也欢欢喜喜与江满梨合用一家。竹娘做饮子简单,只用一个灶,剩下两个,就都归江满梨。
本以为就此结束,哪知晚上送阿霍回吴大娘子院里,把此事略略聊了几句,吴大娘子惊道:“嗨呀,这不巧了么!媛娘也正想自个开家食铺呢,我与她阿兄已经答应了,给她出些本金。”
媛娘是吴大郎的妹妹,小市歇市前一日刚从别处来,说是与丈夫和离了,进京城来投奔嫂嫂和阿兄。江满梨与她见过两面,是个颇直率的小娘子,让人想到陆嫣。
然竟不晓得,她也是个懂得做吃食的?
吴大娘子赶紧把江满梨拉进去,又唤媛娘来堂屋里同坐,倒了水让两人慢慢聊。媛娘道:“嫂嫂阿兄疼我,愿意替我出些本金做生意,我也不愿急着再嫁,与其去伺候别人,倒不如赚些钱给自己。”
江满梨给她竖大拇指,这小娘子很有现代人的觉悟,确实是这个道理。
↑返回顶部↑
说完,又看看邵康,问道:“莹娘如今几岁了?”
莹娘是他家小女。邵康嗓音有些沙哑,但语气很是温和,道:“过得快,如今虚六岁了。”
除了会做馄饨,邵康还做得一手好面食,胡饼炊饼不在话下,馉饳儿和包子也做得不错。恰好云婶家里不缺羊肉,邵康便给众人捏羊肉包子吃。
这朝一般人包包子,并非像江满梨做生煎那样,把收口藏到底下去,包得团乎乎。而是把收口捏得高高的,不捏紧,空出一隙,叫人看得清里面的馅儿。
邵康做的便是这样的包子,半个拳头大小一个,江满梨就着碗羊汤吃了三个,皮儿处理得够软乎,馅儿芯也剁得软腻,味道很是不错。
吃包子时,云婶又悄悄告诉江满梨,邵康的娘子是生他家莹娘时没的,是邵康心里一根刺,以后如若合租,莫提此事就好。江满梨点点头。
大排档之精髓,就是要档口多杂,食客吃而不绝,心心念念,才会迎来送往,来而不禁,往而不止2。
一档卖汤面的,一档卖汤羹甜饮的,一档卖馄饨面食的,再加江满梨一档糅合了煎、炒、炸、烤的杂食,听上去,倒也很不错了。明日便要试行,一时再无其他人选,便暂时先定下四家。
邵康和云婶家都是做面食,便合用云婶的铺子,一人一个灶头。竹娘与江满梨合得来,也欢欢喜喜与江满梨合用一家。竹娘做饮子简单,只用一个灶,剩下两个,就都归江满梨。
本以为就此结束,哪知晚上送阿霍回吴大娘子院里,把此事略略聊了几句,吴大娘子惊道:“嗨呀,这不巧了么!媛娘也正想自个开家食铺呢,我与她阿兄已经答应了,给她出些本金。”
媛娘是吴大郎的妹妹,小市歇市前一日刚从别处来,说是与丈夫和离了,进京城来投奔嫂嫂和阿兄。江满梨与她见过两面,是个颇直率的小娘子,让人想到陆嫣。
然竟不晓得,她也是个懂得做吃食的?
吴大娘子赶紧把江满梨拉进去,又唤媛娘来堂屋里同坐,倒了水让两人慢慢聊。媛娘道:“嫂嫂阿兄疼我,愿意替我出些本金做生意,我也不愿急着再嫁,与其去伺候别人,倒不如赚些钱给自己。”
江满梨给她竖大拇指,这小娘子很有现代人的觉悟,确实是这个道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