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小摊儿美食日常 第21节(3 / 7)
“不不不。”长喜楼跟着去排队买鸭?那哪行啊。
“五十只,正好,正好。”掌柜的有点儿急了,说着便抬手差人请了账房先生来,拿了笔墨,下笔拟契。
“鸭子由我来买,我售的甚么样,长喜楼的就甚么样,保证不会差了品质。”江满梨让先生拟进去,看了价钱、数量、供货时间一应信息无错,又添了两个条件。
道:“第一,甜皮鸭的菜名和定价,需得由我来定。第二,我不保证只将甜皮鸭售给长喜楼一家酒楼。”
江满梨提这几个条件,按的是前世连锁食品店的模式。
统一采买,为的是压低鸭子的进价。规定菜名和定价,为的是统一宣传、方便扩大影响。而不给独家,便是江满梨留的小心思了。
甜皮鸭热销,长喜楼第一个来,但不会是唯一一个。何必断了后路呢。
最终菜名定下“江记花蜜鸭”。而售价,江满梨摊子上整鸭四斤上下,售价一百五十文,售给酒楼同价,因此酒楼的售价,最终就商定在二百文一只。
如此,喜爱金樽玉盘的食客,自可在酒楼点那摆盘漂亮的,而小摊上不讲究这个,也能以稍低的价格赢得另一些食客的青睐。便是双赢。
掌柜的说不过江满梨,终是妥协。但思及日后每晚也有热销的新式鸭子可售卖,甜头还是大过苦头,遣马车送江满梨回去,直叹:“江小娘子年纪轻轻,不仅庖厨功夫了得,还有如此活络心思,假以时日,恐怕前途不可限量。”
-乘马车嘚嘚至小市附近,已是酉时只差一刻,江满梨索性下车,作别车夫,先于小市中等藤丫和阿霍拉车来出摊。
跟晌午不关铺的云婶、竹娘两家正聊着,竹娘打了三盏桂花饮来,一人一盏地润着喉,忽听得背后有人喊她。
“阿梨——来来!”是对过卖水饭的郭家阿婆。
“阿婆怎来了?”江满梨笑着起身,拿膝盖顶开凳子,朝郭家阿婆走去。
这位阿婆便是先前说儿子要接她回乡养老,故而想卖了铺子的那位。自上月江满梨问过几句,已经好些日子没见她了,铺子也没开过。她还以为已经卖出去了呢。
↑返回顶部↑
“五十只,正好,正好。”掌柜的有点儿急了,说着便抬手差人请了账房先生来,拿了笔墨,下笔拟契。
“鸭子由我来买,我售的甚么样,长喜楼的就甚么样,保证不会差了品质。”江满梨让先生拟进去,看了价钱、数量、供货时间一应信息无错,又添了两个条件。
道:“第一,甜皮鸭的菜名和定价,需得由我来定。第二,我不保证只将甜皮鸭售给长喜楼一家酒楼。”
江满梨提这几个条件,按的是前世连锁食品店的模式。
统一采买,为的是压低鸭子的进价。规定菜名和定价,为的是统一宣传、方便扩大影响。而不给独家,便是江满梨留的小心思了。
甜皮鸭热销,长喜楼第一个来,但不会是唯一一个。何必断了后路呢。
最终菜名定下“江记花蜜鸭”。而售价,江满梨摊子上整鸭四斤上下,售价一百五十文,售给酒楼同价,因此酒楼的售价,最终就商定在二百文一只。
如此,喜爱金樽玉盘的食客,自可在酒楼点那摆盘漂亮的,而小摊上不讲究这个,也能以稍低的价格赢得另一些食客的青睐。便是双赢。
掌柜的说不过江满梨,终是妥协。但思及日后每晚也有热销的新式鸭子可售卖,甜头还是大过苦头,遣马车送江满梨回去,直叹:“江小娘子年纪轻轻,不仅庖厨功夫了得,还有如此活络心思,假以时日,恐怕前途不可限量。”
-乘马车嘚嘚至小市附近,已是酉时只差一刻,江满梨索性下车,作别车夫,先于小市中等藤丫和阿霍拉车来出摊。
跟晌午不关铺的云婶、竹娘两家正聊着,竹娘打了三盏桂花饮来,一人一盏地润着喉,忽听得背后有人喊她。
“阿梨——来来!”是对过卖水饭的郭家阿婆。
“阿婆怎来了?”江满梨笑着起身,拿膝盖顶开凳子,朝郭家阿婆走去。
这位阿婆便是先前说儿子要接她回乡养老,故而想卖了铺子的那位。自上月江满梨问过几句,已经好些日子没见她了,铺子也没开过。她还以为已经卖出去了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