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0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比起开悟,诸葛亮的做法更让刘协欣慰。

  他没有直接发表在邸报上,还是先送到行在来,请他过目,这既是身为臣子的谨慎,更是一种难得的谦逊。即使他很聪明,领悟了天子施政的原则,并付诸实践,依然保持低调,先向天子请示,而不是迫不及待的发表,享受人们的欢呼。

  “你们都看过了?”

  周不疑和曹冲相视而笑。“看过了。”

  “感觉如何?”刘协端起茶杯,呷了一口,又补充了一句。“你们觉得这篇文章好在何处?”

  “务实,透彻。”周不疑有些迫不及待的说道:“虽然这篇文章没有高妙的字句,讲的道理看起来也不过中庸的窠臼,但结合实际,立论坚实,令人信服。”

  曹冲补充道:“也正因为用字平实,全篇无一僻典,但凡读过半年书的人都能明白,没读过书的人也能听明白,毋须刻意讲解,是以受众极广。一旦发行,必然风行。不仅如此,还能常读常新,时有发现。如果能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简直就是对圣人之道最好的践行。”

  刘协忍俊不禁,心中的喜悦又添了一成。

  与其说这是周不疑、曹冲对诸葛亮文章的认可,不如说是自己这些年来的努力终于在年轻人身上开花结果。等他们走上舞台,他们将和诸葛亮一样,成为有强大行动能力的理想主义者。

  大汉将在他们这一代人的建设下,走向辉煌。

  未来将至。

  刘协感慨了一番,忽然意识到自己比周不疑、曹冲不过年长十余岁。如果自己活得够久,完全可以亲眼看到他们的成就,看到自己种下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甚至是茂密丛林。

  想到这一点,他不禁兴奋起来。

  “取笔墨来,我要写几句案语。”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