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3章(3 / 4)
无子,始终是皇后娘娘的软肋。
不少人觉得这是夏家在替皇后博圣心买美名。
尽管宫中沈妃吴妃两家很快跟着捐了粮,却没有臣子将这些与自家联系起来,街面上也依旧不断有吹捧宁王府小公子的流言。
谁知,随后寿宁侯张鹤龄、建昌侯张延龄这二位竟也上书表示要捐粮,不是银钱,而是现下最紧缺的粮食!且比夏家献的还多了三成!
这倒是稀奇了,这两位皇亲舅舅可素来只有搂钱的份儿,少有修善积德之举。
登时就没有人提宁王府的小公子了。
又有传闻说,张家之所以这样大手笔,是因为在不久之前刘瑾兄长的葬礼上,张延龄亲自去吊唁,张鹤龄虽人没去,礼却也没少送。
这一下不少人都紧张起来,刘瑾坟头草都长起来了,阉党也被收拾的差不多了,是不是要开始扫那些和刘家有来往的人家了?
当初刘瑾权势熏天,有哪个是没给刘家送过礼的?
连皇帝的舅舅们都要用这样的方式来弥补一二,何况他们这些人!
可别等着皇上来问,有钱贿赂内官,没钱为朝廷分忧呐。
于是自寿康大长公主始,外戚勋贵纷纷慷慨解囊,不少文臣武将已经经过一轮清洗了,正是惊魂未定时,便也跟着捐献,没那么多就少捐点,重点是不能落下。
于是,不止朝堂上闭了嘴,这次赈灾的粮饷也是没用户部操心就已筹备足够。
沈瑞带军在路上,还不断有哪家贵人的庄上送来捐献赈灾的米粮,拿到沈瑞所出“收条”后如释重负的去了。
沈瑞也不由在心底为寿哥这波操作默默点了个赞,要说“赚钱”,没人能出小皇帝其右。
↑返回顶部↑
不少人觉得这是夏家在替皇后博圣心买美名。
尽管宫中沈妃吴妃两家很快跟着捐了粮,却没有臣子将这些与自家联系起来,街面上也依旧不断有吹捧宁王府小公子的流言。
谁知,随后寿宁侯张鹤龄、建昌侯张延龄这二位竟也上书表示要捐粮,不是银钱,而是现下最紧缺的粮食!且比夏家献的还多了三成!
这倒是稀奇了,这两位皇亲舅舅可素来只有搂钱的份儿,少有修善积德之举。
登时就没有人提宁王府的小公子了。
又有传闻说,张家之所以这样大手笔,是因为在不久之前刘瑾兄长的葬礼上,张延龄亲自去吊唁,张鹤龄虽人没去,礼却也没少送。
这一下不少人都紧张起来,刘瑾坟头草都长起来了,阉党也被收拾的差不多了,是不是要开始扫那些和刘家有来往的人家了?
当初刘瑾权势熏天,有哪个是没给刘家送过礼的?
连皇帝的舅舅们都要用这样的方式来弥补一二,何况他们这些人!
可别等着皇上来问,有钱贿赂内官,没钱为朝廷分忧呐。
于是自寿康大长公主始,外戚勋贵纷纷慷慨解囊,不少文臣武将已经经过一轮清洗了,正是惊魂未定时,便也跟着捐献,没那么多就少捐点,重点是不能落下。
于是,不止朝堂上闭了嘴,这次赈灾的粮饷也是没用户部操心就已筹备足够。
沈瑞带军在路上,还不断有哪家贵人的庄上送来捐献赈灾的米粮,拿到沈瑞所出“收条”后如释重负的去了。
沈瑞也不由在心底为寿哥这波操作默默点了个赞,要说“赚钱”,没人能出小皇帝其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