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2章(2 / 4)
杨廷和府上内书房密室里,杨廷和也在就此事与女婿沈瑞相议。
“你若进宫,当劝劝皇上。”杨廷和面沉似水,“我朝官制皆太祖所定,载于《祖训》,内官监局官止于四品,未有加封爵位者。”
沈瑞低叹一声,道:“小婿接旨巡抚河南那日,张公公曾遣人来送了一匣子他的名帖,说在河南若有事,可持他名帖寻镇守太监廖镗及各地矿监、税监。”
杨廷和冷冷道:“不过是个顺水人情,你若用他名帖,他还正可借机收拢人手。”
河南镇守太监廖镗原是刘瑾的人,或者说,现在外面的镇守中官以及那些肥缺矿监、税监们,基本都是走了刘瑾门路的。
如今刘瑾刚倒不久,朝堂还在清理中,这厢事毕,将很快轮到清扫外头的党羽了,尤其占了肥缺的中官位置,哪个不令人垂涎。
如廖镗这样离得近的,应已得了风声,正该是要着急自谋后路改换门庭的时候。
此时张永的名帖确实好使,廖镗不会不卖面子。
但同时,也等于帮着把廖镗送到了张永夹带里。
“虽是如此,但到底对小婿在河南行事大有裨益。”沈瑞垂首答道。
不同于边关镇守太监,各省镇守中官的主要职责是抚安军民,提防贼寇。
但实际上权限还是大得很,监督文武官吏,调遣卫所官军,协调本省文武官员及司、府、县机构的公务,招抚流失人口等等,也快赶上巡抚的权限了,而且有些事内官来做,要比外臣便宜得多,也少了许多啰嗦。
他们,也是素来不怕弹劾的。
廖镗是一把极好用的快刀,若能捏在手里,将是经营河南的极大助力。
这个人情,沈瑞还是领的。
↑返回顶部↑
“你若进宫,当劝劝皇上。”杨廷和面沉似水,“我朝官制皆太祖所定,载于《祖训》,内官监局官止于四品,未有加封爵位者。”
沈瑞低叹一声,道:“小婿接旨巡抚河南那日,张公公曾遣人来送了一匣子他的名帖,说在河南若有事,可持他名帖寻镇守太监廖镗及各地矿监、税监。”
杨廷和冷冷道:“不过是个顺水人情,你若用他名帖,他还正可借机收拢人手。”
河南镇守太监廖镗原是刘瑾的人,或者说,现在外面的镇守中官以及那些肥缺矿监、税监们,基本都是走了刘瑾门路的。
如今刘瑾刚倒不久,朝堂还在清理中,这厢事毕,将很快轮到清扫外头的党羽了,尤其占了肥缺的中官位置,哪个不令人垂涎。
如廖镗这样离得近的,应已得了风声,正该是要着急自谋后路改换门庭的时候。
此时张永的名帖确实好使,廖镗不会不卖面子。
但同时,也等于帮着把廖镗送到了张永夹带里。
“虽是如此,但到底对小婿在河南行事大有裨益。”沈瑞垂首答道。
不同于边关镇守太监,各省镇守中官的主要职责是抚安军民,提防贼寇。
但实际上权限还是大得很,监督文武官吏,调遣卫所官军,协调本省文武官员及司、府、县机构的公务,招抚流失人口等等,也快赶上巡抚的权限了,而且有些事内官来做,要比外臣便宜得多,也少了许多啰嗦。
他们,也是素来不怕弹劾的。
廖镗是一把极好用的快刀,若能捏在手里,将是经营河南的极大助力。
这个人情,沈瑞还是领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