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3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东阳一时语塞。

  “登州倒是有荒地。”寿哥声音放缓了些,但仍语气不善,用那市井痞气口气道,“可这边开了荒,那边再遣回原籍,白出一回力不知道便宜了谁去,谁还肯干?”

  此言一出,几位阁老便都明白了小皇帝的意思,不动声色的觑着王华与杨廷和,心说这是要给沈瑞拉丁口了。

  当然,刘宇是看向刘瑾的。

  刘瑾现下是要挑得德王、淳安大长公主与李东阳的矛盾,德王的地没人种才好呢!

  遂摆出坚决站在皇上一边的态度,刘瑾凛然道:“万岁爷说的是极!谁垦荒垦出来的地就是谁的百姓都只认这个理儿。若是这都不能保证,不是让天下小民都惶惶不安了?”

  刘机原也是詹事府少詹事,与杨廷和同事多年,交情莫逆,如今杨廷和又兼掌着户部,因此他自然要为杨廷和的女婿说话。

  对此他也早有腹案,登时便侃侃而谈:“正统四年,英庙就曾下令宥免各处逃户罪责,准许于所在地附籍。

  “至于有愿回原籍复业着,免粮差二年,往年拖欠税粮全部予以豁免。”

  “成化六年,宪庙也曾准奏,流民有愿回原籍者,沿途官府供给口粮,原籍配给草房、子粒乃至耕牛,仍给原田,优免粮差五年。”

  刘机自见了誊抄的沈瑞密折,回去就将相关的卷宗都翻了个遍,此时说出来的皆有旨意、实录可查。

  莫说没人辩驳,便是有人提出异议也是驳不倒的。

  都说故土难离,其实百姓但凡有一条活路,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

  既逃出来了,便是家乡没活路了,平白遣回原籍,谁也不乐意,因此先前朝廷为了招回流民,通常是会许下许多好处的。

  如今也是一样。否则,就是要让流民留在所在地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