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前几日,衙门开始在各街张贴告示,说是乡下建朱子社仓,城里也一样会建。城中百姓也是一般自愿捐粟入社,以籴本区分上中下等级。

  乡下是出借种子、耕牛等,秋收时还粮食,城里则是出借家禽。

  百姓凭等级租借若干家禽去养,租赁期间无论是家禽产的蛋还是孵出的幼崽养大,都归百姓自己所有,待到收秋税时,只需还回所借数目的家禽和少量的租金即可。

  若遇天灾或鸡瘟等疫病,下中户免还,上户低息偿还。

  此外社仓还表示会陆续有其他租赁项目,比如,纺车租借、石磨租借、牲口租借等等

  当然,社仓内部的粮食也是同样可对入社的百姓低息借贷的,同样的春夏借,秋收还。

  等秋收时粮食价格肯定会走低,这所谓的利息几乎等同于没有,对底层百姓是绝对有利的。

  官府依照先前领粮登记的百姓情况,以街巷划分了若干社,社正社副先由府衙小吏暂代,日后再由百姓推举人选。

  城中百姓早就听闻乡下朱子社仓种种好处,如今城里也有了社仓,且几乎是白给家禽一样,百姓大喜过望,纷纷积极要求登记入社,领养家禽。

  这才有了日日鸡鸣,分外热闹。

  老吴叔家这片昨天才登记到的。

  他家虽入了社,却并没有领养家禽,吴婶子可把后院的菜地当眼珠子看,生怕鸡鸭祸害了菜地,不光自己不养,平时还要紧关着后院门,生怕邻居家的鸡溜达过来啄坏了她的菜。

  城里的菜也半点儿不便宜的,送去集上,并不比卖鸡子儿差呢。

  他们之所以入社,是因吴婶子盼着早日能赁来织机。

  她儿子跟着个行商在外头跑买卖,儿媳带着孙子在家,又是两张吃饭的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