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8章(2 / 3)
沈瑞仔细看了那番说辞,简直要被气乐了,亏这阉竖想得出来这样的故事,“丘聚这分明是穿凿附会!这谎话都没编圆!简直漏洞百出,拙劣之极!”
徐氏却阖了阖眼,低叹道:“贼咬一口,入骨三分呐。你是不知,当初那场动荡……”她似乎陷入久远的回忆中,声音渐渐低沉下去,几不可闻。
沈瑞身子一僵,丘聚生编硬造强行碰瓷的那场夺门之变中,徐氏的父亲徐有贞才是其间风云人物。
而这“贼咬一口入骨三分”,也充分体现在了徐有贞身上。
明代名臣、后被明史赞为“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后世誉为民族英雄的于谦,就死在徐有贞一句“不杀于谦,复辟之事师出无名”之下。
而没过多少时日,徐有贞自己,又被石亨、曹吉祥虚言构陷,不过“怨望”二字,便连遭贬徙,终其一生再也没能回到朝堂。
贼咬一口入骨三分,“言”也能杀人。
只看,听“言”之人,是什么态度。
沈瑞忽觉背后发寒,他自诩处处为寿哥考量,为大明谋利,做了多少实事。想来寿哥也知道他的功劳、看重的他的能力,这不,寿哥也在不断的给他机会,给他好处。
然,他这些功绩,在天家面前,比之徐有贞那解救英宗出囚禁之境、一举将英宗重新推上皇位的拥立之功,可是要差出十万八千里去了。
可那有着天底下头一份的拥立之功又如何?
在帝王的猜忌面前,天大的功劳也是无用的。
孙太爷不会是什么内官,积累财富蓄意谋反更是无稽之谈,丘聚的故事编得乱七八糟漏洞百出,但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是,皇上怎么想,皇上怎么认为。
一如当初的徐有贞。
而寿哥也不是头一次对孙太爷生疑了,早在当初贺家的官司里,寿哥还曾亲自问过沈瑞孙太爷是否做过海商生意的事。想来,当初贺家必定是往海匪方向吹过风。
↑返回顶部↑
徐氏却阖了阖眼,低叹道:“贼咬一口,入骨三分呐。你是不知,当初那场动荡……”她似乎陷入久远的回忆中,声音渐渐低沉下去,几不可闻。
沈瑞身子一僵,丘聚生编硬造强行碰瓷的那场夺门之变中,徐氏的父亲徐有贞才是其间风云人物。
而这“贼咬一口入骨三分”,也充分体现在了徐有贞身上。
明代名臣、后被明史赞为“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后世誉为民族英雄的于谦,就死在徐有贞一句“不杀于谦,复辟之事师出无名”之下。
而没过多少时日,徐有贞自己,又被石亨、曹吉祥虚言构陷,不过“怨望”二字,便连遭贬徙,终其一生再也没能回到朝堂。
贼咬一口入骨三分,“言”也能杀人。
只看,听“言”之人,是什么态度。
沈瑞忽觉背后发寒,他自诩处处为寿哥考量,为大明谋利,做了多少实事。想来寿哥也知道他的功劳、看重的他的能力,这不,寿哥也在不断的给他机会,给他好处。
然,他这些功绩,在天家面前,比之徐有贞那解救英宗出囚禁之境、一举将英宗重新推上皇位的拥立之功,可是要差出十万八千里去了。
可那有着天底下头一份的拥立之功又如何?
在帝王的猜忌面前,天大的功劳也是无用的。
孙太爷不会是什么内官,积累财富蓄意谋反更是无稽之谈,丘聚的故事编得乱七八糟漏洞百出,但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是,皇上怎么想,皇上怎么认为。
一如当初的徐有贞。
而寿哥也不是头一次对孙太爷生疑了,早在当初贺家的官司里,寿哥还曾亲自问过沈瑞孙太爷是否做过海商生意的事。想来,当初贺家必定是往海匪方向吹过风。
↑返回顶部↑